答一:
一、宝石
宝石种类很多,在此不一一介绍,只是给爱好者一些比较能通俗易懂的概念。
广义的宝石,确切地说就是凡是适于琢磨和雕刻成精美首饰和工艺品的原料均属宝石。涉及珠 、宝两个范畴。包括无机宝石和有机宝石两大类。
狭义概念的宝石:自然界中色泽艳丽、 透明无瑕、 硬度大、 化学性质稳定,或者是透明度稍差,但具特殊光学效应,粒度大于3MM以上的单矿物晶体称为宝石。
天然宝石必须具备的条件:
1、美:首饰和工艺品必须给人以奇特和美感,使人观之富贵而高雅。用做宝石的矿物必须颗粒粗大(粒径大于3MM),颜色艳丽、透明、少瑕。如果透明度稍差,就必须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如变彩(欧泊),变色(变石),星光(星光蓝宝石),猫眼(猫眼石或绿柱石猫眼)等。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3000余种,但常见的宝石矿物仅有20余种。
宝石仅是宝石矿物中的色美,透明或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变种。例如红宝石是刚玉,但不透明,缺陷多的刚玉就不能用来做宝石。又如,透明少瑕的金刚石可以用来做钻石,但劣质的金刚石也不能作为宝石。
2、久:宝石制品多是世袭之物,必须耐久。目前世界各国均盛行用钻石做钻石饰品做为结婚的信物。钻石除折光率高,光泽灿烂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硬而又不怕腐蚀的耐久珍品,具有‘永久不变’的含义。又如存放在故宫的商代软玉玉佩和战国时期镶在钩上的绿松石,虽经历3000多年,但仍然色泽滋润,花纹清晰,不失其天然本色。所以宝石多是一些硬度大 耐腐蚀的硅酸盐矿物和少量氧化物及单矿物。
3、少:物以稀为贵,任何美丽的东西如果遍地皆是就不显其名贵了。例如世界上第七颗最大的粉红色红宝石,重32、24克拉,曾数度易主。最早的主人是印度君主,1526年印度被莫卧尔人征服后,这颗红宝石就成了莫卧尔皇帝的贡品,他用来做头巾上的饰物。19世纪,德国的布伦瑞克公爵、伦敦的珠宝商都曾经拥有过它。1990年是美国宝石收藏家路易斯、温斯顿将其送拍卖行拍卖,6月20日,这颗粉红色红宝石在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经过激烈的竟争后,以407万英镑拍卖给了香港一位珠宝商,创高价拍卖纪录。这颗宝石之所以如此昂贵,除它重量大外,它的经历是绝无仅有的。又例如人造红宝石的物理、化学特性皆与天然红宝石类同,也属宝石范畴,但人们购买时,宁愿要价格昂贵的天然红宝石也不要价格极低的人造红宝石。这足以说明少的含义。
二 玉石
古人曰:“玉,石之美也”。 在自然界中,凡是质地细腻、坚韧、光泽强、颜色美观,由单矿物或多矿物组成的岩石,均可作为玉。
玉石的应用历史悠久,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物中,均有玉雕制品。随着历史发展,对玉料的使用优胜劣汰,玉石品种不断增减,至今已有玉和玉石之分。目前国际上统称的玉是专指翡翠和软玉。其它玉雕石料统称为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