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开车,不知道我们的各类驾校是如何培训司机的。据说在澳大利亚的驾校就这样告诉学驾驶的人们:当路边有人在斑马线上表现出过马路的意向时,尽管他还在人行道上,车就应该停下来,让行人先过马路。行人过了马路中线后,还不能启动,必须等到他完全离开路面,踏上另一边的人行道之后,车才能启动。这在我们许多人看来是过于小心了,但是这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不是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吗?如果一个驾驶车辆的人缺乏职业道德,不文明驾驶,他就会给行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如果发生交通事故,那他给人们造成的肉体上的伤害会更加巨大!虽然如今世界上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每个城市的人口密度也不同,不能千篇一律地“与国际接轨”,但我们的斑马线总不能成为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老虎线”呀!
=====================================
过斑马线要注意安全!
那么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你到底是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其实我想说的很简单,就是:
1、珍重人的生命。人与车相比,人处于弱势地位,最易受到伤害,因而人需要更多的照顾;
2、平等观念。驾车者处于强势地位,但不表明他高行人一等;
3、秩序观念。不是谁强谁占先,不是弱肉强食的野蛮秩序,而要体现爱心的文明秩序;
4、守法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斑马线从本质上说就是法律,既然我们的大小街道上画有斑马线,那么这就是法律赋予行人以优先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车辆的约束,要求它们承担关照行人的义务。我不知道在我们居住的这个城市里,要用多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在斑马线上车让人的梦想,10年、20年、还是30年,但无论多长时间,人类的文明总是在不断地发展的。
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说:去年我国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首次降到10万以下。如果从数字下降来说,也许是令人欣慰的。然而也是不久前从一篇杂志上看到有关瑞典的交通安全的报道,人家那里一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也只有几例,而且人家定出的目标是交通事故死亡率为零!与之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为此,我常愤愤不平,难道外国人的生命价值就比我们中国人要高吗?
==================================
享受生活,珍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