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的现代化正处在起飞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在发展模式上,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其特征而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是两项重要标准。要达成这个目标的一项前提就是必须在更先进的科技基础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高新技术及其运用成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备手段和重要标志。
从战略高度上看,就是要把实现工业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保护资源和促进环境改善,既成为保证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发展所致力于的一个目标。
3.加强环境保护法律的建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同步地保护好资源和环境,就会极大地减少发展进程的后顾之忧。
根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这方面的工作包括:从立法角度推进环境保护,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的法律建设;推动公害治理的法制进程;签订地区性或国际性的环境保护协议。在循环经济理念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如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三个方面组成的垃圾回收处理系统,实现垃圾零排放、资源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