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研究发现,银河系恒星中,至少每两颗恒星中就有一颗拥有行星,每200颗恒星中就有一颗恒星拥有的行星位于“宜居带”。科学家目前发现了1235颗候选行星,其中 68颗与地球大小相似,288颗远远大于地球。在54个可能适宜人类居的行星中,5个可能与地球大小类似,所环绕运行的恒星与太阳相比,体积要小,温度较低,其中一些可能有月球环绕,并存在液态水。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威廉·博鲁茨基在宣布这一结论时称,科学家们是根据已经观察到的行星出现的频率,得出全部行星的大致数字。目前关于银河系行星数量的推断可能还是“最保守的估计”,因为这些恒星可能有不止一个行星,开普勒目前进行的搜索也未能顾及那些远离恒星的行星。他举例说,如果开普勒从距离地球1000光年远的地方遥望太阳,它能注意到金星划过夜空,但只有1/8的机会看到地球。他表示,开普勒目前搜索的范围只占茫茫夜空的1/400,在如此小的区域内却发现如此众多的候选行星,使我们禁不住认为,我们生活的银河系中还有多少行星在环绕着类似太阳的恒星轨道上运行?
天文学家史蒂文·麦兰认为,这些关于银河系行星数量的科学推断说明,用数以百亿形容银河系是准确的。而这仅仅是人类目前生活的银河系,科学家们认为宇宙中存在1000亿个银河系。而银河系中究竟有多少类似太阳的恒星存在还无定论。多年来,科学家们倾向认为银河系有1000亿颗恒星,但去年,一名耶鲁科学家认为,这一数字接近3000亿。
既然可能有适宜人居的行星,科学家的新发现必然引发人们对宇宙中存在其他生命存在的联想。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外星人”为什么至今没有造访地球?发布会现场,博鲁茨基感到很遗憾,因为这是一个他和同事们目前都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但他表示,太多的未知正是人类太空探索的动力所在,这一探索的意义,将使人类对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有进一步的认识。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指出,寻找太阳系外生命特别是高等智慧生物,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开普勒望远镜的发现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大量系外行星,其中许多行星的大小同地球接近,同其恒星的位置和地球与太阳的位置近似,处于“宜居地带”。有了适宜的环境,就有可能存在生命,虽然其生命形式未必同地球生命相同。朱进说,在开普勒望远镜发现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后期观测,比如在条件成熟后给某个特定行星拍摄大气光谱,了解行星表面的大气情况,这样更有助于判断生命的存在。他说,系外行星探索已成为天文学的一个热门课题,天文观测手段的发展将带来更多有趣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