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尾穴-人体穴道flash图解(2)
时间:2010-01-10 21:2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2)尾翳穴。尾,余也。翳,羽毛做的华盖穴也。尾翳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的浮游之气。理同鸠尾名解。 (3)骭。胸前骨也。骭,小腿骨或肋骨。骭名意指
(2)尾翳穴。尾,余也。翳,羽毛做的华盖穴也。尾翳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的浮游之气。理同鸠尾名解。
(3)骭。胸前骨也。骭,小腿骨或肋骨。骭名意指任脉天部层次的络脉之气在此为收引冷降的变化。本穴物质为任脉的络脉之气,所处为天之天部,其变化为收引冷降,表现出肾水的收引特征,故名骭。
(4)神府。神,与鬼相对,指天部之气也。府,府宅也。神府名意指任脉的天部之气在此聚集。理同鸠尾名解。
(5)骬。胸前骨也。
(6)尾。尾,余也。,黄色分泌物也,脾土尘埃也。尾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气中亦有一定的脾土尘埃。
(7)骭鹘。骭,小腿骨也。鹘,鸟科动物,隼类,似山鹤而小,短尾,青黑色,多声。鹘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青黑色指穴内气血有肾气的收引冷降之性。骭鹘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为散热冷降的变化。理同鸠尾名解。
(8)骬骬穴。
(9)臆前穴。臆,胸也。前,前面也。臆前名意指本穴位于胸前,无它意。
(10)任脉络穴。本穴物质为任脉天部的浮游之气聚集而成,本穴有联络任脉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任脉络穴。
(该穴别名中有二个未作解释,原因是查不到词意的出处,待查到字意后再补充上去。电脑字库中没有的字不能显示,请谅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上部的浮游之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下行中庭穴。
〖功能作用〗收引水湿。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