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二:
有个女同事,丈夫是一个基层单位的负责人。有一次,听说她丈夫被骗了钱。传说的版本很多,但这种事属“家丑”之列,也不足为外人道,因此,我就听之任之了。
在一次和她出差的时候,她便详细地说了事情的经过。
一天,她丈夫刘某遇到两个陌生人,陌生人称若能投资某项目,其回报是银行利息的几多倍云云。刘某也算是一个单位的小头头,年龄也五十有余了,智商也不算低,但考虑到儿子还在上大学,又面临买房的压力,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于是就跟随两个陌生人打的去某处看项目。在车上,陌生人给他递了支烟抽,一会功夫就昏昏沉沉了。到了儿童公园,刘某就下车回家了。
按说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故事就结束了。然而,事情远没有如此简单。
刘某回家后,就开始翻箱倒柜,岳母问他找什么,他也不作声,只顾一个人翻腾。原来他要找两样东西,一是钱,二是存折。他找到钱后发现不够,又拿存折到银行取钱,一直凑足了两万块钱,然后打的把钱交给等候在儿童公园的两个陌生人手中,这才回家。
到家后,刘某开始清醒了,哎呀,怎么与两个陌生人联系呢?一不知姓啥名谁,二不知电话号码。
刘某犹如青天霹雳般地瘫到了椅子上。
女同事下班后发现丈夫不对劲,就问他怎么回事,刘某一声不吭,任你怎么问,他就是不说话。没办法,女同事把他喊到卧室里,关上门让他说,他才一五一十地如此这般地说了事情的经过。
女同事一听,肺都快气炸了,但已无法挽回了。
俗语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上当受骗者往往是受利益的驱使才铤而走险,诈骗者也正是利用了人的这个弱点,频频得手。
故事之三:
上世纪的一天,我和妻、儿子一起在街上闲逛。在一个天桥下围着一堆人,受好奇心驱使,我便凑上前看,只见一个年轻人拿着一个小酒盅,里面放着一块小橡皮,一面写着3,一面写着8,他让人先押钱,五块、十块任你押,然后就把酒盅晃一晃,稍停后让你看清里面的数字,再用一块纸片将酒盅盖上,让你猜是3还是8,猜中的,所押的钱就是你的了。我看了一会儿,心里默默地猜数字,每次我都能猜中。心想,这太小儿科了,这点洞擦力我还没有?于是我的手开始发痒了。
我先押了5块,果然猜中了,于是我赚了5块钱。我又押了5块,又猜中了,我又得了5块。于是这次我押了10块,当他稍停的一刹那,我明明看到是个8,可当他揭开盖子时,却变成了3,这意味着我刚刚赚得10块钱,在反掌之间就不见了。
如果我在此时松手,也许就没有后悔一说。我不服气,再押10元,这次我盯着盅子不放,眼睛也不眨,这次看清了,是个3,我立即喊出3,另一人却喊8,正当我庆幸自己绝对没错时,盖子打开,却成了8,我实实在在输掉了10元。我象一个赌徒,再次押上10块钱,结果可想而知,我又输掉了。妻在一旁扯扯我的衣服说,你不能再玩下去了。我不服输,又押了5块,结果又输掉了。这次妻不管三七二十一,拉起我就走,我只好在疑惑中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