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会计审计 >

建立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会计监控机制的探讨

时间:2010-08-12 03:01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江南 点击:
[摘要]:近几年,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国有商业银行会计监管力度,但收效甚微,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重
  

[摘要]:近几年,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国有商业银行会计监管力度,但收效甚微,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重视了外部环境的制约,而对内控制度的建设抓得不够。所以在重视外部因素的同时,还需建立完善起一整套系统的,适合商业银行的内部会计控制。本文从内部会计监控机制这一角度来探讨如何建立合适的商业银行内部会计监控机制,以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监控

一、建立内部会计监控机制的必要性
1,内部会计控制失控是建立内部会计监控机制的主要原因。由于长时间旧体制的影响下,国有商业银行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套控制机制,但贯彻落实不够,制度制约软化,内控制度存在着若干局限性,监督管理失控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国有商业银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其经济职能,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2,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是建立内部会计监控机制的客观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已成为经营管理者、投资者、社会大众改善经营管理,扩大投资,评价经济状况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对内影响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对外则影响有关方面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如何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保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就必须加强会计信息的监控以达到目的。
3、构建内部会计监控机制是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客观需要。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逐渐形成重信贷指标,轻内部管理,重数量增长、轻质量增长的经营特点,导致成本费用观念淡薄,信贷资金控制力度薄弱,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高比例的不良资产对整个国家支付和清算体系正常运转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就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不仅在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还需建立起一整套系统有效的,适合商业银行的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再控制的监控机制。

二、内部会计监控的涵义
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要确保这个过程能却实有效地执行且能够适应外部不断的变化的新情况,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进行再控制必不可少。内部会计监控,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促进商业银行健全内部会计控制,评价内部会计控制业绩质量的进程,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监控主体即会计管理人员通过监控目标、监控方式、监控措施与监控对象之间相互作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方式,对内部会计控制整体框架及其运行情况的跟踪、监测和调节,促使会计行为规范、会计信息真实、准确。
内部会计监控实质上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构成要素,它相对独立于各项经济活动之外。以不影响或极小影响为前提条件,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失控现象予以纠正,并将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意见不断反馈给管理者。

三、内部会计监控的目标及原则
借鉴国外检验和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当前银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内部会计监控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单位经营方针、计划的贯彻落实和执行。
2、保证所有的会计行为活动均合规、合法、合理,促使经营活动协调有序、高效的运行。
3、保证自身长远发展和经营战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4、保证对国有资产和记录的接触,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流失和盗窃。
5、实行会计工作的统一管理,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和会计操作规程,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均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帐户,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与完整性。
6、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严禁设置账外账,严禁乱用会计科目,严禁编制和报送虚假会计数据,保证帐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
7、维护经济秩序,促进金融以及其他经济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根据内部会计监控的目标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在监控过程中除遵循一般内部控制原则外,还应注重以下基本原则:
1、独立性原则。商业银行应当保证会计监控工作的独立性,任何人不得授意、暗示、指示、强令会计部门、会计人员干扰、影响经过授权的会计管理人员对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管理,对违法或违规的会计业务,会计管理人员有权进行惩处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2、依法监控原则。实行会计监控,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惩。
3、强制性原则。内部会计监控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单位的规章制度建立的,是有关人员执行会计监控事项的过程中,会计部门、会计人员必须服从监督管理的守则,体现着“法”的要求。
4、重点监控原则。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受金融市场千变万化的影响与干扰,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经济利益,更增加了银行业务的复杂程度,因此必须善于捕捉最具有影响和干扰作用最大、最急需解决而又最能取得成效的因素,有重点地进行监控。

四、内部会计监控机制结构框架
内部会计监控机制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文化氛围,有效的内部会计监控机制应包括健全的监控环境和严格有效的监控制度。
(一)内部会计监控环境
内部会计监控环境是指建立、加强、削弱、影响会计政策、程序与工作效果的各个因素。从本质上来看,内部会计监控环境是一种文化和精神,是影响内部各成员、各环节制衡、接受和实施监控的自觉性和理性,反映着监控过程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主要包括监控意识、监控活动和监控信息。
(1)监控意识。是指对内部会计监控的认识,特别是高级管理层对监控的认识程度和深度及对银行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这决定了内部会计监控环境的健全和监控措施的到位
(2)监控活动。是指对内部会计控制运行质量不断进行修正、评价、控制的过程。对监控过程中发现的内部会计控制缺陷,应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重大事项应向最高管理层、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3)监控信息。是指对某一期间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审查、核对,以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了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
(二)内部会计监控制度
1、内部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1)要建立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成本、资金的控制。当前,银行管理会计工作中应注意突出这样几个重点:
第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也最终会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迎接这个时期的到来,建立健全目前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积累经验以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显得非常重要。
第二、利率/产品定价机制的强化。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丰富,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银行管理会计必须在加强成本分析和控制的基础上,完善对利率/产品的定价机制,使成本管理工作切实落到为提高银行经营效益服务的目标上来。
第三、严格项目投资评价,施行系统化的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普遍存在着盲目投资、盲目铺建营业网点、以经营为幌子随意支出、忽视投资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的不良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银行利润流失,严重影响银行自身的盈利水平,一些不良项目甚至成为未来经营中的沉重包袱。为此,管理会计必须发挥其规划和控制的作用,建立起系统化的项目投资评估制度,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严格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2)注重对会计人员的人事管理。会计人员是单位具有会计上岗资格的具体会计工作的操作者和执行者,会计人员对工作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会计的好坏,若不公平、公正地对会计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将导致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失职,不负责任,进而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工作。因此,任何单位都应当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并结合本单位特点和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
(3)实行内部领导监督管理责任制,提高内部会计监控的有效性。会计工作作为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单位负责人支持会计工作,保证会计工作的依法进行,才能使本单位的会计活动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开展活动并得到不断完善,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并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要发挥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性,银行的经营管理者,也应是落实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第一责任人,除了自身要遵法、守法外,还应积极支持和保障《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履行监督本企业经济活动的职权。

2、内部会计检查制度
内控会计制度最终是由人去执行的,再完善的制度,如果不能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则是一纸空文,如同虚设,所以商业银行应当重视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应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检查制度。会计检查制度应主要包括会计工作检查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1)会计工作检查制度,是根据国家、金融企业制定的会计工作制度来对会计工作的过程、事后进行评价的一项检查工作。各种会计检查除检查制度规定的必查项目外,应加强对下列内容的检查:
①重要岗位人员配备、动态考察和定期轮岗情况。
② 会计帐簿是否合法、规范,有无帐外帐。
③前台业务处理规范化情况。包括凭证审查传递是否严密,账务处理流程是否合规,计算机操作代码、口令保管使用是否严密等。
④授权制度执行情况。授权业务是否经过授权审批,有无越权经办业务情况。
⑤重要物品的保管、使用、交接、作废销毁及账务核算情况。
⑥印、押(压)、证分管制度执行情况。
⑦票据挂失支付与结算业务查询查复制度执行情况。
⑧现金出纳及金库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⑨事后稽核工作开展情况,是否按规定设置稽核岗位,稽核工作是否及时全面,差错事故处理是否合规。
⑩对会计主管监督制度执行情况。
(2)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制度,是对银行某一期间所发生的会计数据及提供这些数据的载体进行检查、核对、纠错,以使会计信息产品为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而必须具备的那些特征和特性要求,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及合法性。根据商业银行会计的特点,应重点对以下事项进行检查:
第一, 进行会计核算的数据是否正确,会计核算方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相关的制度规定。
第二,会计凭证是否合法,账账、账据、账款、账实、账证、账表是否一致。
第三、会计科目使用是否合规,账户管理是否严密,账务记载是否真实。
第四、电子数据的输入、通讯、处理、输出、储存全过程是否受控。
第五、会计报表披露的数据是否准确、真实有效。

3、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银行控制资金收支与保管的重要形式和方法,其目的在于保证资金收支的正确、有效与合法,实现增收节支,提高资金事业使用效益,消除资金收支与保管中的弊病,保证经营战略的实施,是对内部会计控制有效的补充。由于商业银行从事的交易种类繁多、次数频繁,经营大量货币性项目,存在大量不涉及资金流动的资产负债表表外业务等特征,所以内部财务控制方式应是多元化,主要包括:
(1)实行全面预算,强化预算控制。对于明确和实施银行的发展战略,协调各机构和部门的工作,控制银行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考核各机构、部门和产品的盈利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目前的体制下,预算的编制,除了工作量较大以外,并没有实质性的技术障碍,而预算控制和管理却有助于商业银行各个分支机构和部门强化对管理会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强化预算管理,一个重要的工作是要把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预算应有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2)资金集中控制。现金、现金流量是银行财务运行的关键环节,把住了现金流量的关,相当于控制了银行的命脉,因此,商业银行资金业务内部控制的重点是:对资金业务对象和产品实行统一授信,实行严格的前后台的职责分离,加强中台的风险监控和管理,防止交易员越权交易和欺诈行为,防止因违规操作和风险识别不足导致的重大损失,防止在条件不具备情况下从事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3)财务网络控制。完善电算化系统,加速电子化进程,加大对计算机软、硬件的投入,通过设计财务、会计软件,辅助于网络技术,将各个分之机构的财务运行纳入网络中,从会计凭证的填写开始,全面监控整个银行机构内财务运行的整体情况。

4、内部审计稽核管理制度
实行对法人代表负责的内部审计稽核管理制度,即建立总行审计稽核委员会作为稽核系统的最高组织,直接对总行行长负责;建立总行统一领导下的分支行总稽核负责制,直接对上一级审计稽核部门负责。 充实稽核人员,不断提高稽核人员素质。安排熟悉金融法规和制度规定,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从事稽核工作,并保证对其实施继续教育和培训,使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能长期满足稽核工作的需要。

5、会计行为风险预警制度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电子化、网络化设施得到普及,已具备了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物质基础,但忽视了会计行为风险。随着会计行为风险的日益增加,必须在网络基础上开发预警系统软件,建立风险预警制度,将预警与核算建立在一个平台上,在核算数据录入的同时,预警系统能够及时跟踪分析。跟踪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结算票据的处理是否符合内控制度、要素是否齐全合规,有无压票行为;账证、账账、账表、表表是否勾稽一致;往来类科目是否配对相符等。通过会计定出预测技术和方法,对会计核算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研究分析,对带苗头性、有疑点的问题实时报警,实现有效监测。

6、风险责任会计制度
以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把各个机构和部门划分为责任中心,围绕责任中心将会计信息与经济责任、会计控制同业绩考核相结合,明确规定各个部门、岗位的风险责任和相应处罚措施。
①调查人员应当承担调查失误和评估失准的责任;
②审查和审批人员应当承担审查、审批失误的责任,并对本人签署的意见负责;
③贷后检查人员应当承担检查失误、清收不力的责任;
④放款操作人员应当对操作性风险负责;
⑤高级管理层应当对重大贷款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

7、建立违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追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由事前、事中和事后组成。外部检查出的违规违纪问题一般都与执行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关,为了规范会计秩序和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完整,要建立违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追究制度,该制度规定凡检查出的违规违纪问题,要追溯违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责任,并详细规定违反制度的内部处罚措施,尤其是事后检查人员(部门)查出的违反制度行为更要纳入内部追究制度中。
(一)高级管理层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负责,并对由内部控制失效造成的重大资产损失承担责任。
(二)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瞒不报、上报虚假情况或检查监督不力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专门的委员会或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当及时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专门的委员会应当对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人员,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法规和内部管理制度追究责任和予以处罚,并承担处理不力的责任。


参考文献:
王伟东:《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思考》《北方经济》2001年第6期
唐雅洁:《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金融参考》2001年第4期
虞文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杜 富:《论建立我国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财务与会计》1999年第3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