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会计审计 >

网络信息咨询与传统参考咨询比较分析

时间:2010-08-12 03:02来源:盼盼的家园 作者:纽带 点击:
网络信息咨询与传统参考咨询比较分析 【内容提要】网络环境下传统参考咨询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比较分析了网络信息咨询与传统参考咨询 在咨询信息源、咨询服务手段、咨询服务
  

网络信息咨询与传统参考咨询比较分析
【内容提要】网络环境下传统参考咨询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比较分析了网络信息咨询与传统参考咨询 在咨询信息源、咨询服务手段、咨询服务方式、咨询服务内容、咨询服务对象、咨询服务人 员和咨询服务观念等七个方面的异同。
【关 键 词】网络信息咨询/参考咨询/比较

“计算机就是网络,网络就是计算机。”[1]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特别是以Internet为核心 的 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的触角已遍及全球各个角落,整个世界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地球村 ”,一张覆盖全球、网络天下的天罗地网已初步形成。
Internet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国际互联网络。目前,国际互联网已 联接了3万多个网络,6000多万台主机,6000多个图书馆,1万多个联机数据库。Internet已 经覆盖了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上网人数已超过1.5亿,并且每年以40%的速度增加。I nternet信息资源浩如烟海,包罗万象。我国自1994年入网到1998年2月,直接接入Internet 的计算机有6.4万台,拨号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已达34万台,接入网络的总数已超过1000 个,使用Internet的用户人数超过80万。其中,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已连接了300多 个大学的校园网,每天上网的用户人数超过15万;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实现了百所联网 , 连接了1万多台计算机;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已在30个省市设立了70多个站点[2]。从 这些网络可以进入各个国家已入网的图书馆和数据库,还可以同全球各地的网络用户自由地 交流信息。网络正深深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改变着整个 社会的一切。
网络环境的形成使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对 图 书馆网络信息咨询和传统参考咨询进行比较分析。
1咨询信息源
(1)网络咨询信息源。网络信息咨询以电子信息或数字信息为咨询信息源,网络信息咨询的 咨询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CD-ROM出版物:从发展趋势看,CD-ROM出版物呈爆炸性增长 。全世界市售的CD-ROM品种,1986年54种,1989年250种,1990年2250种,1992年5300种,1 995年估计将达到12000种[3],几乎是以每年100%的速度增长。②数据库:据Gale公司统计 ,至1995年止,全世界有数据库8525种,其中美国产品占69%,为世界其它国家数据库拥有 量的2倍。在这些数据中,有380种数据库的记录在100万条以上,超亿条记录的数据库有10 种,81种数据库的记录在1000-1亿条之间,289种数据库在100万-1000万之间,其余数据库 记录的平均值为11.21万条左右。根据国家科委信息司1996出版的《数据库指南》统计,我 国数据库数量截止1995年底已达1038个[4]。③联机检索信息源:目前世界上国际联机数据 库检索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联机网络和检索终端几乎遍及全球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 联机数据库检索服务的机构1990年即有644家。我国有72个国际联机检索终端分布在全国各 个省市[5]。根据《Cuadra联机数据库名录》一书的统计,90年代初,联机数据库的数量已 达到6300多个,有近2000个联机数据库生产者[6]。这些联机数据库以书目数据库为主,也 有大量的数值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随着因特网的产生和发展,联机检索服务正在与因特网 相互融合。④因特网信息源:因特网上的信息源类型主要有各类联机数据库、联机馆藏目录 库(网上已有6000多个电子图书馆通过网络对外开放,提供OPAC服务)、电子图书(在Interne t上已有上万种电子期刊和图书向用户提供服务)、电子报纸(据统计,网上已有上千种电子 报纸供用户使用,其中很多是免费的)、软件与娱乐游戏资源(大多可免费使用)、教育培训 类信息(如工具介绍、语言帮助等)和动态性信息(如电子邮件、网络新闻、BBS、广告等)等[ 8]。此外,网上还有许多电子版的参考工具书和因特网快速参考工具资料[9](如百科全书、 名录指南、地区参考资料、统计资料和法律法规等)可供使用。不仅如此,各个图书馆还有 大量的印刷型文献可在咨询过程中经过数字化处理供网络信息咨询利用。图书馆网络咨询信 息源已从一馆馆藏拓展到全球,可谓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传统参考咨询信息源。传统参考咨询以印刷型文献信息(主要是本馆文献,也可通过馆 际互借利用它馆文献)为参考信息源。在参考咨询过程中可供利用的印刷型文献主要有十二 类[10]:传记资料;卡片目录、联合目录;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地理资料;文献指南; 手册;索引、书目、文摘;专著、教科书;非传记指南;一次出版物;年鉴。虽然这十二类 文献列举并不充分,但几乎囊括了图书馆的所有馆藏,涉及各学科门类。而其中以参考工具 书、检索工具书等集中配备建立起来的参考馆藏则是传统参考咨询工作的物质基础。[11]。
从以上的比较分析不难看出,网络信息咨询的信息源在传统参考咨询的基础上大大拓宽, 不仅数量巨大,类型多样,形式丰富,而且内容广泛,远程可取,利用方便,远非传统文献 信息资源可比。电子信息源不再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补充,而是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 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网络信息咨询的信息源不仅包括电子信息资源,还包括印刷型文献信息 资源。
2咨询服务手段
(1)传统参考咨询服务手段。传统参考咨询以手工检索为主要工作手段,即参考馆员通过手 翻、眼看参考工具书与文献资料和心想来解决用户咨询问题,然后用手抄整理形成咨询档案 。 参考工作人员不但辛苦,而且大量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琐碎的细节上,难以发挥出其智力 优势。
(2)网络信息咨询服务手段。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信息咨询中的应用,咨询服务手段 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突破和新发展。开始由于手工操作向计算机自动化和网络化操作 转变。从咨询问题的提出:用户不必亲临图书馆,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络电话、在图书馆 的Web主页和咨询网页上留言等方式向馆员咨询;到咨询项目的管理:咨询工作计划、财务 管理、咨询馆员工作分配、工作记录、用户档案、咨询专家文档、咨询解答档案和用户返馈 信息等都可直接通过计算机管理[12];到咨询问题的解答:咨询馆员可通过计算机检索(光 盘 检索和单机数据库检索)、联机数据库检索和网络信息检索(利用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电子 公告板、网络新闻、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网络检索工具等方法[13])多途径深入地获取文 本、声音、图像、多媒体及一些特殊的数据信息。简单的重复的问题可直接引向网上专家咨 询系统或FAQ(常见问题咨询),复杂的研究性咨询问题可提交网络咨询讨论组或通过网络咨 询协作系统来完成;再到咨询解答的提供:由于计算机检索和网络检索技术的发展,不仅可 通过网络向用户完成线索、数据、知识点和信息单元的提供,还可以提供全文和多媒体信息 ,而且咨询结果更贴近用户的需求。网络信息咨询使咨询馆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主 要从事知识性和智力性工作,提高咨询效率。
通过传统参考咨询和网络信息咨询工作手段的比较可以得出:虽然两者在咨询工作原理和 程序上并没有改变,都是咨询馆员利用有效的检索工具从信息源中查找相关信息以解答用户 的提问,但咨询手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4]。传统参考咨询主要以手工操作来解答咨询提 问,周期长,效率较低,需亲自上门咨询,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网络信息咨询则主要通 过计算机和网络远程来完成咨询问题的解答,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服务更方便,不受时间 、地域的限制。尽管两者存在巨大的差别,但不排斥它们在实践工作中的相互结合。简单的 事实性咨询直接通过网络完成,复杂的研究性咨询,通过手工检索和网络检索相结合完成, 然后通过网络提供解答。保密性咨询通过手工检索完成,非保密性咨询问题通过网络检索完 成。
3咨询服务方式
(1)传统参考咨询服务方式。传统参考咨询的服务方式大多数是单个、重复、被动、琐碎的 [15]。比较简单和单一,通常是以读者到馆咨询提问为主要形式,偶尔以信函和电话咨询方 式为补充。传统参考咨询的服务方式的实现形式常有以下几种:咨询台(解决简单的重复的 咨询问题);面咨(馆员和用户面对面交谈);函询(馆员和用户通过信件交流咨询信息);电 话咨询,专家会议(召集咨询专家讨论解决复杂的和研究性咨询问题);多馆合作(多馆合作 咨询共同完成一馆不能解决的咨询问题)。
(2)网络信息咨询服务方式。网络信息咨询的服务方式以远程、虚拟为主要特征。形式多种 多样,不拘一格。网络信息的服务方式主要有:电子邮件(馆员和用户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异 时异地交流信息,简捷及时方便,成本低廉);网络电话(馆员和用户通过网络电子交谈,实 时高效,费用远远低于普通电话);图文信息电视广播(国外使用较多,主要用于用户教育和 培训,向用户集中解答一些普遍性的问题);Web主页(图书馆可在Web主页开设咨询栏或留言 簿,定时解答出用户的咨询提问);咨询讨论组(让用户参加特定的咨询问题讨论组,参与讨 论或直接获取信息);建立网上咨询新闻组[16](又称FAQ,将常见问题及解答存入图书馆信 息咨询主页)、“Stumpers”(利用网上的“Stumpers”解答咨询疑难)[17][18];联机咨询( 类似热线电话,在特定时间内用户可就咨询问题直接与咨询馆员在线交谈);计算机专家咨 询系统(将常见的咨询问题组织成咨询数据库,联入图书馆主页,向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 服务);远程电视会议咨询和视频会议咨询讨论组(国外已开始实验利用远程电视会议和视频 会议技术在图书馆中开展信息咨询[19]);网络合作咨询(将复杂的研究性咨询问题提交给加 入网络协作咨询系统的图书馆共同解答);将来还会出现虚拟实在技术在图书馆信息咨询中 的利用。如此众多的网络信息咨询服务方式真是令馆员和用户们兴奋不已,尽管有些服务方 式还很不完善或正在实验中,但这只是时间问题。即使如此,瑕不掩玉,馆员和用户已从中 大获裨益。
通过以上分析谁也不能否认,传统参考咨询的服务方式已远远落后于用户的信息需求,甚 至根本不能满足用户在电子信息和网络信息方面的要求。而网络信息咨询的服务方式则丰富 多样,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地满足了用户的信息要求。联上网络的用户,通过以上提到 的方式可提供随时随地向网上任何图书馆进行咨询,图书馆馆员可即时通过网络给予解答。 但馆员和用户已习惯于传统参考咨询的服务方式,咨询服务观念一时难以转变,这只需假以 时日。网络信息咨询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4咨询服务内容
(1)传统参考咨询内容。参考咨询工作包括书目参考工作与解答咨询工作两个方面[20]。书 目参考工作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为读者提供所需的文献知识和文 献线索。解答咨询工作是解答读者关于文献和文献内容的各种提问。参考咨询工作的内容十 分丰富,有它自己的内容体系[21]:具体包括文献调查工作、参考工作、书目工作、解答咨 询工作、文献检索工作和文献提供工作。除此以外,许多研究者还把读者辅导、用户教育培 训、文献检索课教学[22]、馆际互借、参考咨询评价[23]等都纳入了参考咨询的范围。尽管 参考咨询的内容十分丰富,一般倾向于把参考咨询的内容划分为书目参考和咨询解答两个方 面。[24]同时也根据咨询提问把参考咨询概括为三种类型,即事实咨询、指导性咨询(或称 线索性咨询、检索型咨询、指示型咨询)和专题性咨询(或称研究型咨询)。[25][26][27]《 参考工作研究综述》[28]一文已对国内外参考咨询的内容范围和类型的演变作了详细地论述 。总之,参考咨询是以纸质文献为基础、以手工检索为方式、以本馆读者为对象而进行的各 项问题解答活动。
(2)网络信息咨询的内容。网络信息咨询将参考咨询的内容都搬上了网络,还增加了许多新 的内容。包括网上图书馆介绍、图书馆知识性服务、网络目录咨询服务、网络专题咨询服务 、用户培训服务、提供镜像数据库服务、网络咨询协作系统建设、帮助读者选择和使用数据 库、OPAC业务培训、联机实时帮助、运程检索服务、电子邮件服务、LISTSERVS服务系列(含 LIBRDF—L参考馆员邮件和STUMPERS—L挑战性咨询问题邮件服务等)、网络检索工具介绍与 评估、咨询数据库建设和网络信息提供服务等[29][30][31][32][33][34]。网络信息咨询是 以电子文献、数字化文献或网络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检索和网络检索为方式、以通过网络 利用本馆的一切用户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问题解答活动。
网络信息咨询与传统参考咨询相比,在服务内容上更新、更丰富(有传统参考咨询服务的内 容,也有网络信息咨询服务的内容),在服务范围上更广(解答的问题不受学科专业的限制, 没有深度上的制约),在服务层次上更高(简单的问题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动完成,咨询馆员 主 要从事智力性强的复杂的研究性问题的解答)。尽管一切在变,但咨询原理却不会变,传统 参考咨询仍是网络信息咨询的基础。
5咨询服务对象
(1)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对象。传统参考咨询的服务对象特定、有限,多局限于本馆读者,鲜 有馆外读者或用户来馆咨询(常以馆际互借形式进行)。如高校图书馆咨询服务的对象以本校 师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科学研究图书馆咨询服务的对象以本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为主要服务 对象,而公共图书馆咨询服务则主要以普通读者和用户为服务对象,各类型图书馆之间很少 存在公共用户。而且用户信息意识不强,咨询提问的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数量不多,层次 较低。咨询服务主要以面询的形式进行,其质量和效率常受咨询馆员和用户的学识水平、经 验、情绪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2)网络信息咨询服务对象。未来图书馆是一种以电子计算机和通讯网络联系起来的图书馆 的 集合,在这种网络化的文献信息交流系统中,每一个图书馆都是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信息 网络的一个节点,每一个加入网络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内任何一个图书馆的文 献信息资源。对于某一个图书馆来说,其所在网络系统内任何一个使用本馆文献信息的人都 是自己的用户[35]。网络条件下,图书馆的咨询服务对象已由一馆拓展到全球。一个用户可 以同时利用网络图书馆的咨询服务,各类型用户可以同时利用一个馆的咨询服务,不受时间 、地域、专业和人数等限制。而且用户信息意识增强,用户对信息和咨询服务需求的数量、 质量和时效不断提高。由于咨询馆员和用户不见面,且咨询提问的形式多样,数量不限,解 答咨询准确及时高效,排除了许多不利因素的干扰。网络信息咨询确实有很多优点,但也存 在着一些不足,如馆员和用户不见面,馆员很难把握用户的真实需求;馆员和用户之间的交 流受语言、表达能力等影响难以有效进行等。
6咨询服务人员
网络信息咨询是高度现代化,即高度计算机化、自动化、网络化的信息咨询服务,信息技 术含量高。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多,种类杂,良莠不齐,瑕玉互现,筛选检索难,分析利用不 易。网络咨询用户数量多,咨询服务要求广、及时,服务质量要求高。网络信息咨询在咨询 信息源、咨询服务手段、咨询服务方式、咨询服务内容和咨询服务用户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这一切都对咨询服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挑战,要求咨询服务人员及时调整转变,适应网络 信息咨询发展的需要。
网络信息咨询对咨询服务人员素质要求提高,尤其是在计算机操作能力,网络驾御能力, 英语水平,信息商品意识和信息服务意识等方面。传统参考咨询要求咨询服务人员职称高, 经验丰富,知识广博。参考馆员从知识结构上看,多偏重于基础文献知识和目录学知识,从 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上看,多偏重于高职称和老年化[36]。随着咨询环境的改变,这一切都 应加以调整,需要重新评估咨询服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称结构。
具体地说,网络信息咨询对咨询服务人员在以下几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37]:①信息能力 :良好的信息意识(包括对信息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对信息持久的注意力,对信息科学 的处理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参考服务工作自动化),能运用光 学技术使文献信息缩微化、光盘化,能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使图、文、声、像信息一体化, 能运用现代通讯技术使参考服务网络化、信息传递高速化)。②公关交际能力。③科研能力 :发现参考服务进程中存在问题的敏锐性;筛选、评价、运用参考服务成果的批判性;概括 升华参考服务实践经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④综合反映能力:包括观察力、倾听力、记忆力 、想象力、思考力、分析判断力、表达力等。
传统参考咨询以咨询馆员为中心,馆员为用户提供咨询问题的完整解答,用户的依赖心理 较强。网络信息咨询以用户为中心,馆员起着“中介”和“网络导航员”的作用,指导用户 自己完成咨询问题的解答,或提供线索,而不是替用户包办。
7咨询服务观念
经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网络信息咨询较传统参考咨询在信息源、服务方式、服务 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人员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网络信息咨询是一种与传统参考 咨 询不同的新的信息咨询服务,从而要求咨询服务人员和用户摒弃旧的不适应的思维方式,寻 求新的适合网络信息咨询的思维方式。这就是要求从传统的信息资源观、用户观和服务观向 网络信息咨询的新信息资源观、新用户观和新服务观转变。同时还要增强信息意识,信息商 品意识和信息保密意识等观念。一切皆在变,要从变中求生存,求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泳,范海燕著.网络为王[M].海南出版社,1997.1
[2][7]郑章飞,罗益群主编.面向21世纪文献信息工作研究[M].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4
[3]曾民族.面向电子信息资源的信息服务业务及其技术发展动向[J].情报学报,1996.2
[4][8]谢新洲编著.电子信息源与网络检索[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12
[5]杨子竞,钟守真主编.咨询理论与方法[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10
[6]张勇.网络信息资源的研究与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0(1)
[9]刘嘉.网络环境下的学术资源[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6)
[10] [美]G•杰霍达等著,童菊明译.咨询馆员与咨询问题:一种系统方法[M].北京:书目 文献出版社,1991.10
[11]汪冰著.电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12
[12]李金庆.参考咨询工作跨世纪发展:前景与构思[J].图书情报论坛,1996
[13]张安珍.信息采集、加工与服务[M].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2
[14]宋永香.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咨询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0(2)
[15]张海丽等.迎接网络条件下参考咨询工作的挑战[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2)
[16][17]伍晓星.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J].图书馆论坛,1999(3)
[18][29]张树华.从传统咨询服务走向网络咨询服务[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9(4)
[19]Bernei Sloan•Service Perspective for the Digital Library Remote ReferenceServices[J].Library Trend,1998 summer
[20][21]卢子博,倪波主编.参考咨询基础知识问答[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7
[22]詹德优,赵缓.90年代我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研究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 (1)
[23]蔡艳青.浅谈参考服务及其发展趋势[J].山西图书馆学报,1995.2
[24]尚珊.论参考咨询与信息咨询的关联[J].图书情报工作,1999.11
[25]戚志芬.参考工作与参考工具书[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2
[26]张帆,安民编译.图书馆咨询[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
[27] [美]W•A•卡茨著,戴隆基等译[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10
[28]赵学军.参考工作研究综述[J].晋图学刊,1992(1)
[30][37]范青,林增铨.面向信息社会的参考馆员工作技能刍议[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 (3).
[31][36]肖焕忠,蔡冰.论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咨询服务[J].图书情报论坛,1999(2)
[32]赵媛.90年代美国图书馆参考服务研究述评[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6(5)
[33]张树华.中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百年回眸[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6)
[34]刘一平.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工作[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9(2)
[35]张利,吴慰慈.21世纪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发展趋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4)

【原文出处】图书与情报200104
【 作 者】文庭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