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会计审计 >

现代企业财务报告中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趋势

时间:2010-08-12 03:03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大楼 点击:
李昱春 现代企业是以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形式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它经营的内外环境决定了它必须与外界保持经常的信息联系,而这种联系的保证就是信息的不断地流动。
  

李昱春  

现代企业是以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形式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它经营的内外环境决定了它必须与外界保持经常的信息联系,而这种联系的保证就是信息的不断地流动。但由于种种原因,使企业财务报告的形成与发布过程中发生多重矛盾,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些矛盾,无论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还是对财务报告的使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报告的形式与内容的矛盾 
众所周知,财务报告是以货币作为计量手段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货币表述是形式,企业经营是内容,二者的对立统一,构成了财务报告形式与内容的矛盾。 
在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以货币为企业经营状况的表述形式,有着不可否认的优点。这些优点概括起来,一是它能从整体上反映企业各时期的全部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并且层次清晰,分类明确,有较强的系统性,人们通过它可以较快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二是它能为相关集体提供决策的依据,它所反映的企业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分配状况和涉及的风险等,是相关集团进行决策时必不可少的信息;三是它能从价值上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适应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树立良好形象,提高知名度的需要。总的说来,货币表述这种形式是能为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内容服务,二者是统一的。 
但是,财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也有对立的一面,主要表现是:其一,货币形式无法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部内容,企业作为复杂的实体系统,其人力、财力、物力的实体性流动是主体。尽管这些实体有形物的价值可以通过货币来表现,但它们本身毕竟不是一般等价物,而且也可以从其他角度,以其他形式来计量,这些形式计算的结果,并不总是与货币计量相一致,可以说,不一致是绝对的,一致是相对的。其二,货币作为会计统一计量单位是建立在货币本身价值不变这一假设基础上的,但现实货币在其运动中其价值量是经常变动的,有时变动幅度很大,这就不能不使财务报告的货币表述偏离企业实际进行的价值运动。其三,财务报告以货币计量掩盖着诸多企业经营活动中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事实。企业经营活动中有许多事项是非财务性的,如企业管理者的信誉,企业职工的团体精神,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及企业创新能力等都无法用货币表述,但这些对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来说又是很有价值的信息。 
企业财务报告的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告诉我们,对一个企业的信息发布者来说,既要充分利用财务报告的货币表述来披露企业信息的积极作用,又要辅之以其他形式来传播企业信息,使外部公众更多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企业信息的使用者来说,在进行决策时,既要重视企业财务报告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息,又不可把它作为决策的唯一根据,还要从其他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考察。这对于投资决策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意识到企业财务报告货币表述的局限性,才能克服投资的盲目性。 
二、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 
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企业对外提供财务报告信息所必具的两种属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属性的财务信息,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是密切联系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离开了可靠性,就没有相关性。只有可靠的信息对决策有实用价值。财务报告的信息越可靠,越受到使用者的关注。因此,从国家政权到法律,都在为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提供保障。比如,财务报告必须遵循公认的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必须经过会计师审计等制度都是为了防止财务报告信息失去客观性,只要财务报告信息能全面、正确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它就能为使用决策服务。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可靠性和相关性也是有矛盾的。一般说来,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来自历史资料,不加入任何主观成分。例如,历史成本模式所生成的财务信息可靠性较高,这些信息源于当时交易的记载,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但这些信息从性质上说是“向后看”,而信息的使用者在决策时是“向前看”,他们最关心的不是这些状况过去如何,而是未来如何。所以,上述信息可靠性虽高,但相关性很低。为了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就需财务报告具有预测性内容。由于预测从本质上说是根据事物的历史和现状对事物未来的主观推测,未来具有不确定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因此,主观推测很难与未来的客观实际相吻合,这就不可避免地降低了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为了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价值,就不能死守可靠性而不考虑相关性。 
正确处理财务报告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必须本着遵守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则。把可靠性作为相关性的前提和基础,在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态势的前提下,采取科学的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增加财务报告中预测性内容。 
三、财务报告的精确性与非精确性的矛盾 
财务报告的精确性与非精确性是由财务报告本质决定的。就财务报告的本质而言,一方面,它反映的是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和事项的财务影响,反映的是企业资本运动的来龙去脉,这些因素尽管复杂,从静态价值是可以精确计算的,这是财务报告的基础。另一方面,财务报告又必须对许多跨期事项或未决事项作出判断,进行计量。由于这些因素受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必须含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两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了财务报告精确性与非精确性的矛盾。财务报告的精确性要求我们,对已经发生了的交易和事项尽可能地作出精确性计量,以便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的运营状况。财务报告的非精确性告诉我们,财务报告对企业运营状况的反映只能是近似的,其中包含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包括主观的、人为的因素作用。财务报告的精确性与非精确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对财务报告的态度应是辩证的,不能因为其非精确性而使可以精确计算的因素也马马虎虎,这样就容易导致财务报告对企业运营状况的歪曲反映。只有精确性是非精确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精确才能保证财务报告制度的价值和意义。但是,我们也不能片面追求财务报告的精确性而否认非精确性的合理性。这种非精确性的存在给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留下余地,也对主观能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黑格尔的逻辑,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理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只有给非精确性以正当的地位,人们才能对跨期事项和未决事项进行判断,使这些合理的判断成为财务报告的内容,并使财务报告有超前反映企业资本运营状况功能。简言之,财务报告的精确性与非精确性的统一,才使财务报告即反映企业资本运营过去,又反映资本运营的未来。 
四、财务报告内存矛盾的发展趋势 
事物矛盾运动内含着事物发展趋势,财务报告也是如此。财务报告形式和内容的矛盾决定着财务报告将以现行价值标准或市场价值标准为主的各种形式的计算并用,为表现其为内容服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技术环境迅速变化,从而使传统会计模式,尤其是历史成本计量方法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但取代这种方法的理想模式又不可能很快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财务报告的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势必使财务报告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采取两者兼顾的方法,即不完全抛弃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又采取某些形式的市场价值标准,混合使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计算方法以解决形式与内容的矛盾。由于采用现行价值或市场价值更有助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掌握企业的发展趋势;由于现行价值基于市场交易,更能反映企业价值运动的实际情况,在财务报告的计量中,必将越来越多地采用现行价值标准。 
财务报告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决定着未来的财务报告越来越重视有关企业运营中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信息的披露。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环境因素多变,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在创造价值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样,采用传统方法制作的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企业资源及生产能力的可靠性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客观上要求企业财务报告必须专门对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风险、不确定性和财务弹性等问题进行披露,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财务报告精确性与非精确性的矛盾决定着未来财务报告要加进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运营状况及趋势分析讨论的内容。企业管理人员是企业的知情者,财务报告的外部使用者更了解财务报告的有关事项和交易的背景和内涵。同时,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包含管理者的假设和预测性判断等主观成份,而且这些成份是潜在的,不易被觉察。如果企业管理人员对这些因素的讨论与分析的意见也能得以披露,必将有助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内外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加,财务报告的外部使用者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量,越来越需要了解更多的企业经济信息,谁能率先增加企业财务报告中管理人员分析讨论的内容,谁就会受到企业外部公众的欢迎。

来源:特区财会2000年第3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