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理工类 >

四川洪涝灾害的若干特征和2010年前的趋势预测

时间:2010-07-27 23:45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大楼 点击:
摘要四川省位于亚热带气候区内,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区,每年的4~10月,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发生,但主要集中在7、8月。根据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把它分为严重和一般两类,一般洪
  

摘 要  四川省位于亚热带气候区内,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区,每年的4~10月,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发生,但主要集中在7、8月。根据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把它分为严重和一般两类,一般洪涝遍及全省,灾情较重,严重洪涝出现在四川盆地,灾情重。四川洪涝灾害的特点:降水强度大且集中;灾害突发性强、来势凶猛、危害大、灾情重;发生频率高且地理分布不均;开始和结束期地理分布不均;有持续性和阶段性等。严重洪涝除了与一般洪涝有相同的特点外,还有其独有的特点。全省一般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是雅砻江中游岸两岸、阿坝藏族自治州中部、四川盆地西北部和西南部。严重洪涝出现最多的地区是盆地西北部。 

未来趋势预测:从现在到2010年,四川的降水量比20世纪90年代多,洪涝灾害比90年代重。1999~2003年,是洪涝由少到多的时期,洪涝重,2004~2007年洪涝较轻,2008~2010年洪涝重。 

关键词:四川  洪涝灾害  特征  趋于预测 

 一、前言 

    四川省包括四川盆地(以下简称盆地)和川西高原。每年的4~10月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这是我省主要的、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生命财产危害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四川省的洪涝分为严重洪涝和一般洪涝,严重洪涝只发生在四川盆地,但它包含在一般洪涝中, 一般洪涝遍及全省。过去,有很多人研究过四川盆地的洪涝灾害,但没有人研究四川全省的洪涝灾害,四川洪涝灾害的基本情况如何?还不太清楚,为防治和减轻洪涝灾害的危害提供依据,我们对四川洪涝灾害的若干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1999~2010年洪涝灾害的发生趋势。本文统计洪涝灾害的降水资料是四川各气象站1951~1999年的降水资料,划分洪涝灾害的标准,是甘孜和阿坝两州(以下简称甘阿地区)、盆地、攀枝花市及凉山州(以下简称攀西地区)用于日常业务的洪涝标准。 

二、洪涝灾害的标准 

 四川的洪涝灾害主要由暴雨和大暴雨引起的,它是其成灾的形式,其次是地形复杂,植被覆盖率低。因为四川的地形复杂,各地暴雨的标准和成灾的降水量不同,所以不同地区洪涝灾害的标准也不同。 

(一)一般洪涝灾害的标准 

    盆地和攀西地区:单站任意连续三天的总降水量≥150.0mm为一次洪灾。 

甘阿地区:单站任意连续3天的总降水量≥50.0mm,或者日降水量≥30.0mm 

算一次洪涝灾害。 

(二)四川盆地严重洪涝灾害的标准 

四川盆地内,一次严重洪涝灾害的标准是:在5~9月,5月有连成一片的2个及以上的站,6~9月有连成一片的3个以上的站,它们在相同的连续3日 

内,每个站3天的总降水量都≥150.0mm。 

                 三、四川洪涝灾害的若干特征 

 四川洪涝灾害的特征,分为一般洪涝的特征,它包括了四川盆地严重洪涝与一般洪涝相同的特征;严重洪涝独有的特征。 

(一)一般洪涝的特征和四川盆地严重洪涝与一般洪涝相同的特征 

 1.一次涝洪灾害发生时,降水强度大,降水量多且集中。 

    盆地和攀西地区,单站连续3日总降水量,最小为150.0mm, 最大在150.0mm以上,盆西、盆北和盆东山区普遍在200.0mm以上,有的站在300.0mm以上。甘阿地区,单站日降水量的最小值为30.0mm,最大值≥35.0mm。 

 2.洪涝灾害突发性强,来势猛,危害大,灾情重,不但危害源地还波及下游。 

 洪涝灾害有很强的突发性,不象旱灾那样由轻到重,它来势凶猛,往往使人来不及预防和躲避,所以灾情严重。它导致山洪爆发,河水陡涨、破坏植被、冲毁和淹没良田、建筑物和交通设施,淹死人、畜,如1981年7月9~14日,盆地西部和中部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灾区内有43个县连续3天的总降水量超150.0mm,暴雨中心内有7个县连续三天的总降水量超过300.0mm;这次洪灾,使许多河流出现了历史最高水位,其中四川盆地内长江段水位居200年来的第三位,出现了100年一遇洪峰,有119个县(市)受灾,受灾人口1,500多万,工农业经济损失达25亿元左右。 

 在山区,特别是甘阿地区和攀西地区,洪涝灾害还引发泥石流,对农田和房屋、交通等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洪涝灾害不但危害源地,还波及下游。 如1981年7月9~14日,盆地西部和中部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盆地西部和中部是洪涝灾害源地,受到危害,它还波及到下游的长江沿岸,造成长江上、中游的大洪水。 

3.发生频繁,年平均发生次数分布不均,甘阿大部和盆西边缘多,其余地区少。重灾年多。 

 洪涝灾害发生频繁,全省年平均发生次数为0.3~3.1次,其中甘阿地区0.5~3.1次,攀西地区0.2次以下,盆地0.3~1.7次,多为0.5~1.7次。最大值出现在高原上雅砻江中游两岸,年平均发生次数2.0~3.1,次大值在大渡河和岷江上游之间地区,年平均发生次数1.3~2.2次。全省年平均最大值3.1次,出现在九龙,最小值0.3次,出现在古蔺。 

 重灾年多,1951~1999年,四川出现的重洪灾年有以下14年:1955、1959、1961、1968、1973、1974、1975、1978、1980、1981、1982、1983、1984、`1989 

年,占总年数的26%。 

     4.各月发生频率地理分布不均,甘阿大部和盆地西部边缘多,其余地区少。 

    四川的洪涝灾害发生在4~10月,主要在7~8月,各月的地理分布不均,但6―9月分布趋势的特点相同,①高频率出现地区:高原上雅砻江中游和阿坝州中部,盆地区在盆西边缘的北川―安县―江油一带和雅安―乐山一带;②5、10月分布趋势相同,高频率区在甘阿地区,为5~20%,盆地区和攀西地区大部无洪涝灾害,出现洪涝灾害的地区,发生频率低,为2~3%。③4月仅个别站有洪涝发生,频率也低。 

各月洪涝灾害的最高频率都在甘孜州南部的雅砻中游江两岸。 

5.洪涝灾害开始时间(月)地理分布不均 

    洪涝灾害开始期,全省为4~8月。甘阿地区为4~6月,大部5~6月,分布呈区域性,但错落有序;攀西地区6~7月,大部在6月;盆地区在4~8月,大部在5~6月,其中盆地北部和渠江下游东岸以5月为主,出现在8月的仅古蔺一县,除此以外的其余地区多在6月。
6.洪涝灾害结束期(月)地理分布不均 

 全省洪涝灾害结束期为7~10月,大部在9、10月。甘阿地区在8~10月,大部在9、10月,其分布是:石渠在8月,雅砻江以东的地区主要是10月,以西地区是9月。盆地区为7~10月,大部在9、10月,其中叙永在7月,岷江、沱江中游之间的地区和宜宾、泸州南部及广安地区在8月,南江到蓬溪一线以东的地区在10月,除此以外的其余地区在9月。攀西地区在7~9月。 从表1可知,在洪涝期内,各代表站各月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的差异很大,基本呈正态分布。最高频率出现月,盆地在7、8月,多在8月;攀西地区出现在8月;甘阿地区主要在7、9月。

7.在洪涝期内,各地各月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差异很大,洪涝灾害的高峰时间主要7、8月。 

 从表1可知,在洪涝期内,各代表站各月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的差异很大,基本呈正态分布。最高频率出现月,盆地在7、8月,多在8月;攀西地区出现在8月;甘阿地区主要在7、9月。 
表1    1951―1999年四川各代表站4~10月中各月洪涝灾害出现频率(%) 

站                    月 

名        3    4    5    6    7    8    9    10   11
成  都    0    0    0    4    15   15   0     0    0
雅  安    0    0    4    7    50   61   17    0    0
广  元    0    0    4    9    30   11   11    0    0
绵  阳    0    0    0    9    21   21   12    0    0
北  川    0    0    3    13   79   53   26    0    0
乐  山    0    0    11   9    33   35    9    0    0
自  贡    0    0    0    5    12   14    2    0    0
内  江    0    0    4    7    15   11    4    0    0
宜  宾    0    0    0    7    11    9    2    0    0
达  川    0    0    2    4     9    4    7    2    0
南  充    0    0    0    7    11    7    0    0    0
西  昌    0    0    0    0     0   22    2    0    0
甘  孜    0    0    2   15    13    7    9    2    0
理  塘    0    0    1   18    45   29   10    1    0
马尔康    0    0   16   55    36   23   39    2    0
阿  坝    2    5   14   26    49   26   19    2    0
黑  水    0    2   12   68    63   20   46    7    0 

8.洪涝灾害有阶段性和持续性 

    洪涝灾害的阶段性,是指全省和其中的一个地区的洪涝灾害在一段时间(连续数年)发生次数多,一段时间(连续数年)发生次数少(见表2)。 

表2    四川各地1951―1999年各时段洪涝次数

站 名
 1951~1959 1960~1969 1970~1979 1980~1989 1990~1999 
马尔康  8 15 14 24 16 
松 潘 5 10 9 14 12 
广 元 5 3 7 11 6 
绵 阳 6 5 6 9 3 
遂 宁 3 0 3 4 2 
 乐 山 8 9 8 10 7 
雅 安 14 18 12 11 9 
 宜 宾 4 4 2 2 1 
合 计 45 56 55 85 57 

      1951~1999年,四川大部分地区各年代的变化与全省的变化基本相同,50年代少,60年代多,70年代少,80年代多,90年代少,其中80年代最多,但由于四川地形复杂,个别地区的变化与全省变化不同步。 

 洪涝灾害的持续性,是指一个站连续出现洪涝灾害的年数≥2年。全省持续年数,除马尔康2~11年外,其余地区2~7年,多为2~4,极个别站的洪涝不持续(见表3)。 

表3    四川省1951~1999年主要站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和年数 

马尔 持续时间  54~58  60~61  69~71  73~83  85~94  98~99 

康   持续年数    5       2       3       11      10      2 

甘   持续时间  59~61  70~71  77~79  81~84  86~87  98~99 

孜   持续年数    3       2       3       4        2      2 

松   持续时间  54~55  60~61  71~75  78~80  82~84  86~87  92~95 97~99 

潘   持续年数    2       2       5        3       3      2        4      3 

广   持续时间  61~62  72~77  79~83  88~92    

元   持续年数    2       6       5        5 

绵   持续时间  56~59  67~68  75~78  81~84  87~88 

阳   持续年数    4       2       4        4       2 

南   持续时间                    无 

充   持续年数                    无 

内   持续时间  61~63  69~70  72~74  86~87 

江   持续年数    3       2       3       2 

宜   持续时间  58~59  68~69  73~74 

宾   持续年数    2       2       2 

雅   持续时间  51~52  54~56  58~63  66~70  75~78  83~85  87~93 

安   持续年数    2       3       6        5       4      3        7 

    (二)四川盆地严重洪涝独有的特征 

四川盆地严重洪涝的特征,除了与一般洪涝的相同特征外,还有其独有的特征。 

1.    分布趋势独特。五江(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上游多,下游少,西部三江(岷江、沱江、涪江)上游比东部两江(、嘉陵江、渠江)上游多,所以分布趋势是西北多,东南少,从西北向东南减少。全盆地严重洪涝的年平均发生次数为0.1~0.8次,五江上游为0.2~0.8次,下游为0.1~0.2次。西部三江上游0.2~0.8次,东部两江上游为0.2~0.4次。全省出现严重洪涝最多的地区是盆地西北部, 无严重洪涝区在盆地内长江以南的地区。 

     2.每次洪涝都是成片的区域性的,范围大。一次洪涝出现在连成一片的2~3个及以上的站内,所以是区域性的,范围大。 

    3.主要出现在7月。. 严重洪涝期( 5~ 9月)内,各月都有有严重洪涝发生,但集中在7月。各月的出现频率和排次:7月39%,排第一位;8月27%,排第二位;9月18%;排第三位;6月10%,排第四位;5月6%,排地五位。 

 四、对四川2010年前洪涝灾害发生趋势的预测 

 根据四川洪涝灾害的变化规律和太阳黑子相对数、厄尔尼诺现象、夏季副热带系统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特征指数等与四川洪涝灾害的关系综合分析,预测未来趋势:从1999~2010年,四川的降水量比20世纪90年代多,洪涝灾害比90年代重。1999~2003年,是洪涝由少到多的时期,洪涝重,2004~2007年洪涝较轻,2008~2010年洪涝较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