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说的是高密三绝中的扑灰年画,有图文介绍。
山东高密扑灰年画是世界上独特的画种,被誉为“中国一绝”,不仅仅是全国独此一家,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工艺制作过程和艺术特点。
扑灰年画,起源于明朝成化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它的创始者据传说是高密东北乡公婆庙村的王姓人家。
起初他们为生活所迫,临摹一些文人画和庙宇壁画拿到市井上去卖,长年累月的生产实践,促使艺人们改进年画的技法,“扑灰年画”的技法其实就是艺人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改革。
扑灰年画的制作过程为:取一段柳枝烧成炭条,在宣纸上勾出所需年画轮廓,然后用另一张宣纸铺在上面扑抹,扑灰起稿后,开始手绘,通过“黑笔勾边”、“平面涂色”、“粉脸”、“赋彩”、“描金”、“涂明油”等工序,将年画完成。据一位民间老艺人讲,画一幅仕女图需三至五天时间。由于整套工序都带有“抹”的味道,所以高密扑灰年画又俗称“抹画子”。
扑灰年画挥洒豪放、稚拙粗犷、古朴典雅,兼工重写是它的精髓。
在题材选择上,画师们注重掌握老百姓的普遍心理和审美情趣,围绕祈求美满幸福、长寿如意等共同之愿望,广开创作题材,将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创作于年画中,寓意启迪世人。
高密扑灰年画是世界上独特的画种,起源于明成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被誉为“中国一绝”。
1998年国家外事局、西安电影制厂选取高密扑灰年画等五种画种制做的《中国年画》纪录影片,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大使馆展播。
扑灰年画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以色代墨,着色浓重,色彩艳丽,形象追求动感,结条豪放流 畅,人物面部造型多胖耳大腮,但在丰满圆润中不失隽秀感。扑灰年画挥豪放、推拙粗犷、古朴典雅,兼工重写是它的精髓。题材有姑嫂闲话、踢毽子、万事如意、富贵平安、八仙庆寿、牛郎织女、福寿双全、双童献寿、团扇美人、四季花屏、家堂等,成系列的有24孝故事、24帝王等都是其中的精品。(在线QQ:49626783)
作品均出自高密国家级艺人之手。且每年只有500余件,作工精细,极具收藏价值,裱件一般宽0.80×高1.90,未裱作品0.60×高1.00米,价格一般在280—680元之间,批量可优惠。
::扑灰年画::舞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