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长期珠心算学习对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
1998年,教育部科技司、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对全国31个省市11800名大中学校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进行调查后发现:1、具有初步创造力的三项特征是“探究能力”“有与新事物相关的想象力”“有收集信息的能力”;2、具有初步创造性人格的四项特征是“自信心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置疑”“意志坚强” ;3、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四种主要障碍是“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调查结果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思维定势”和“对权威的服从”日益增强,而观察和想象能力却日益削弱。
珠心算的学习对“探究能力”“有与新事物相关的想象力”“有收集信息的能力”的形成没有特别的作用,相反进行2年珠心算以后,对其“探究能力”有负面影响,也就是说珠心算的学习对初步的创造力并无好处;2、珠心算的学习对“自信心强” “意志坚强”有较好作用,对“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置疑”也有负面影响,这是珠心算的算法客观决定了的,就是说珠心算的学习对初步的创造人格培养是有好也有差;3、珠心算的学习对“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计算要求按一定“思维定势”(算法)“过于严谨”的计算,全部学生都一个算法,使多数学生有“从众心理”,不去主动探求新方法、好方法,“信息饱和”也体现出来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珠心算的长期学习对创新能力发展是有影响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卢江在《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一文中说:笔算教学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传统教学中最为表现出机械训练的领域之一。在数学教育改革的今天,各国都反对过份的训练、繁杂的题目、过高的熟练要求,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反对过份的笔算并不是不要笔算。笔算,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之一,还是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只是要适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算理上。因此,各国在反对过份、繁杂的笔算的同时,又强调了理解算理和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新的大纲及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对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1、让学生在广泛的背景中理解和认识数。2、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理解运算的意义,避免繁琐的计算。并提倡算法的多样化。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4、注重引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可以看出,计算教学不应该是纯粹的“机械训练”,而应该是表现出更多的“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