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关注孩子们身边的危险,未雨绸缪地保护好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健康安全地成长,这是今天摆在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全社会面前的共同职责,作为一个小学教师,这种职责具有公务性质。有人说,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只有在对自己无害的情况下,才会利他。这是一种推托教师责任的托词,抹煞了教师职责所具有的公务性。为了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具有公务性质的职责。加强对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切实可行的保护,从根本上杜绝伤害少年儿童的事件发生,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师职业规范要求。
新修订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六个方面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提出了要求。其中,我对《规范》中“关爱学生”条目里写入“保护学生安全”的体会尤为深刻。
“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受到灾难或意外的威胁时,教师以其特殊身份,有责任组织疏散学生,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脱离危险,而不是自己先跑,置广大学生的安危于不顾。在这次大地震中,灾区学校涌现出了许多教师的感人事迹,他们把学生的安危和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真正做到了“关爱学生”,“保护学生安全”。
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人人都能做到,可是在危险和死亡面前置自己于不顾,和时间争夺,和死亡搏斗,在灾难来临时很多老师放弃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用他们的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孩子们赢得了生存的希望。他们真正履行了人民教师的责任,他们用融入血脉的本能的师爱为学生铺平了一条光明的人生大道。我为我的这些同行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时刻提醒自己要向他们学习。
关爱学生要求我们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我们的责任心、爱心、宽容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我们的亲情去感化每一位学生。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这种"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时候,给学生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助;对待学生要耐心细致,和蔼可亲;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起来。关爱学生,必须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工作时应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来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 ",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