⑶认识:①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不能没有感情。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同样是其劳动的工具。②当学生有了缺点、有了错误时,教师要善于以情感去感化人、教育人、激励人。③教师情感育人需要有智慧。教育没有情感,就像磨坊没有水。
4.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
⑴三个人的劳动说明了什么道理?为什么?
⑵联系教育劳动实际谈谈其重要性。
答:简短的回答,使各人的工作态度跃然纸上:第一个工人是为工作而工作;第二个工人是为赚钱而工作;第三个工人则是为创造目标而工作。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人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则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三个人的回答都道出了每个人对这一工作意义的认识:第一个工人把砌砖看作毫无目的的工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认为自己就是砌砖的,不干这个干什么?他认为砌砖工作单调、平板,索然无味,有时会把砌砖看成负担,工作时自然敷衍塞责,缺乏责任感与进取心。 第二个工人是为了赚钱而工作,把砌墙看作谋生手段,养家糊口的营生,砌砖的价值就在于挣钱,这样,就自然把自己摆在被雇佣的位置上去了,自然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不思改革,不求进取,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难以充分发挥出来。这两个工人当然“江山依旧”,不会有什么发展。
有人“这山望那山高”,轻视本职工作,认为“低人一等”、“没出息”、“大材小用”,这种人在他的岗位上是不可能干出成绩的。而王进喜钻井,郝建秀织布,张秉贵卖糖果,倪志福研制钻头,雷锋开车,他们热爱本职工作,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练就一身过硬本领,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成了专家。很多很多人都在干一种相同的工作,在这相同的工作中有的人因为所追求的目的不一样,导致了他们的成败与态度。一个人不论做什么,只有志当存高运才能在平凡中看到伟大。一个亲近伟大的人,他会具备伟大的雄略。
5.为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课改要求。某校创造性地拟定评价方案和表格…… 请对“学生参与评价”的做法阐述您的见解。
答: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参与评价”的做法: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育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事业。因此,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有权评价甚至有权要求教师改正不恰当的言论或行为。而且,作为教育产品的直接消费者和教学成果的直接感受者,学生最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工作态度,学生应该是最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工作态度,学生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评价者。本人认为,由学生评价老师教得好与差,是合情合理的。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究竟是为谁执教?毫无疑问,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无论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服务者,教师服务的主要对象就是学生。如果学生对他(她)不满意、不喜欢,能说是一个好老师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人尚且能够“以人为镜”,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否更应有“以学生为镜”的肚量?学生评教有可能会不公正,面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做的不是发脾气、使性子,而是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一切,静下心来好好反思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得与失,对照学生的要求去改变自己不恰当的做法,把自己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以一种学生能够接受的态度表达出来。学生心中也有一杆秤,让学生接受自己,自己的苦心才不会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