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养成独立完成作业和自我检查、自我改错的习惯.
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完成作业;先复习后做作业、先审题后作答;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追根问底,不懂的一定多方求证弄懂;在解题、讨论或研究问题时,能突破条条框框的约束,不墨守陈规,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的思考问题,寻求出创造性的解题方法;书写工整, 字迹清楚,作业整洁,卷面整洁,格式正确;作业做完后还应仔细检查.对自己没有100%把握的题重点检查;注意教师的批改,及时找出错误原因订正错误。
6.练后反思的习惯
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7.复习归纳的习惯
遗忘是人的一种天性,但遗忘是有规律的。著明的爱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便几乎不能再遗忘了,形成一条曲线。要牢固掌握知识,就必须同遗忘作斗争,及时复习是和遗忘作斗争的一种基本方法。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就是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复习是一种重复学习,但这种重复学习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积极的科学的重复。它是指重温已学过的知识,使之得到巩固,在头脑中加深痕迹,在记忆中得到强化。复习对提高学习效果极为重要:首先,复习能较好地巩固已学知识,其次,复习能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再次,复习能够使已学的知识得到补充和深化。通过复习领悟新的道理,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使已学的知识得到提高和升华。孔子的“温故而知新”讲的正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复习是学生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只要把复习置于正常的学习程序之中,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才能学好功课,提高成绩。
8.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