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国第二期信息学奥赛辅导老师培训班学习体会
东莞中学 唐章辉
根据学校安排,本人于2009年2月25日至3月2日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由全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中小学电脑报承办的第二期全国信息学奥赛辅导老师培训学习,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有受益非浅,下面是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内容充实,对程序设计算法作了一个系统的复习
这次学习时间安排得很紧凑,上午8:00—11:40,下午1:30—5:30,晚上6:30—8:00,内容有程序设计算法及教法分析,如:程序设计基础的递归与递推、贪心与分治;深度优先搜索及其优化技巧;广度优先搜索及其优化技巧;线性规划与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堆及其应用、图论的拓扑排序和最短路径等,除教师讲课分析外还进行了论文答辨、上机在线测试等内容。整个教学过程由全国高级教练福州一中陈颖、北京12中庄燕文、天津南开中学腾伟老师为主讲老师。
二、教法与经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在培训中,三位老师都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经验,个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陈颖老师:注重经典题的分析与扩展,使学生举一反三,庄燕文老师注重知识的系统与连贯,让学生知道每个知识点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腾伟老师注重知识的实用性,非常注重基础训练,强调熟能生巧,很难的题不做,做中等程度的题,除此之外,还请了信息学奥赛开展得好的省的代表老师介绍了他们省的政策及培训方法,如北京市从小学开始举行信息学竞赛活动,初中、高中均有特长生招生;安徽省的培训方法是问题讨论式辅导:以问题带知识点,给学生一个题目,然后让每个学生讲自己的做法,大家讨论哪种算法最好,老师主要是找题,小结算法知识,如果学生做不出来进行点拨等。
三、资源共享,收集到不少奥赛培训资料
这次培训的所有资料(包括培训讲义、例题、参考程序、部分测试数据)都刻录成光盘发给了每个学员,同时,有部分学员通过其他途径收集到的上期的培训资料、信息学奥赛试题与分析也共享给大家,大家都收集到不少培训资料与有关素材。
四、广交朋友,形成资源网络
参加这资培训共有34人,分别来自福建省、江苏省、湖南省、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河北省、黑龙江省、新疆自治区、广东省(东莞市、汕头市、深圳市)、北京市12个省市,在这七天的学习中,大家课间互相交流,再加上举行过一次联欢晚会,大家彼此加深了感情,都留下了各种联系方式,如手机、QQ、邮箱等,为以后的资料交流奠定了基础。
五、扩大了视野,了解了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