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能记住他
原文地址:
http://www1.jz.qdedu.net/jhc/blog/more.asp?name=jhc&id=981
利群集团有个服务理念,“做在你前面,想在你心里”。我想,这句话用在栾宝征身上,也是极为贴切的。
————笔者
宝征是我的兄弟。一个从未举行什么结拜仪式、却在情感上像亲兄弟一样的兄弟。
做计算机教师很久了。从1998年就开始干,由于工作的原因,和很多计算机教师走得很近。走近的原因,就是为了相互学习。
交友甚广,不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只要教计算机,我就和老师们交往。有时,可能为了请教一个问题,交流几次,就成了好朋友。我的处事原则就是,交朋友,要用心;用心交往的朋友才可靠。要么不交朋友;要交的话,就结交成长远的朋友。
宝征就是因为工作的原因,走到一起,并成为好朋友,好兄弟。
2006年,香港路小学成立,栾老师成了香小的第一批教师。那一年,教体局电教站在香小搞了一个电视节目制作培训。我想熟识一下这个新的“市直”学校,就带了我所在学校的几位微机教师、实验管理员、电教管理员一直去“学习”一下。所谓的“学习”,就是想了解一下这个学校。
宝征拿了一大串钥匙,逐个屋挨着打开,让我们看。因为是同学,我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宝征,你是想人为地制造‘英雄’?你看,电视台你管,微机室你管,网管室你还管,整个楼你都管着吧!”我所在的学校当时分工很细,设有“电教处”一个“正”中层部门,处内多名微机教师、仪器管理员、电教管理员,最多的时候有5、6个人。宝征说,这不是新校嘛,人少,我就这样干着吧。
后来,我看了他为学校做的校歌MTV,以及为学校“六一”节制作的校园节目,为之震动。我们都是普师班毕业,走上微机的道路纯属爱好、学校工作的需要。宝征也是2006年香小建校刚接触的微机,能达到这个程度,我当时就立刻对他高看了很多,增加了几份敬重。电视节目制作,宝征是权威。
再后来,我们交往的更多了。很多次,周六或周日我找他,他都在学校加班。于是,我每次给他打电话,第一句总是都带着调侃地语气说:“宝征,是不是又学校里加班?……”
加班,加班。
2010年我和宝征参加省里的教育技术培训,我就把宝征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大家听了都很感动。
我负责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后,和宝征交往的机会更多了。很多工作,需要带头人,需要执行者,宝征就是主要带头人之一。有什么工作,只要找到他,他的回答总是“好,没问题。”特别是市教体系统搞了几次大型演出,需要做MTV背景,宝征出了很多的力,很多时候,我们并肩工作到深夜。我在局里的机子配置很低,无法完成任务,宝征就把家里刚买的上万元的机器拉到局里来借用,以提高制作速度。
有时任务太重,需要多名教师一起来完成,他就主动说,给我多分一个节目吧。你想,这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微机教师有很强的特殊性。微机教师很大程度不是累课堂上,是累在服务上。有的老师人品好,但无技术,不能独挡一面;有的老师技术好,但学校或上级叫不动,也没用。宝征是人品好,技术又好的微机教师。
有一次,局里的一位老师请宝征吃饭,也是因为他当时帮别人做了一个课件,人家不过意。叫了好多次,终于答应了。局里的老师问我,你猜,那天他几点才去?晚上9点啊!因为学校里第二天有个检查,宝征在学校里做课件,做到晚上9:00才去参加人家的“宴请”。我说,微机教师很多时候都这样,手头一个活儿,坐下来一干可能就需要几个小时。很多时候白天干不完,都需要晚上加班,晚上加班最出活儿。天天按时上下班的,肯定不是真正的微机教师。
正因如此,宝征在学校里也很受重用。能干,又肯干,谁不用这样的人?再后来,学校又提拔宝征做总务副主任,他的工作就更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