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以广泛运用。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的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标志,世界各国都在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我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为更好地上好这门课程,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经过一年来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简单的WINDOWS视窗操作。基本了解了计算机的一些的基本操作。掌握了有关INTERNET的一些初步知识,但由于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太少,有些知识还是空白点,再加上上学期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学习,故在本学期中,转差工作是本学期的重中之重。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学习内容为:
1、学习演示文稿制作的相关知识。
学生学会PowerPoint的启动、退出,创建及保存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文字处理;插入幻灯片、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图片、艺术字;学会幻灯片中文字、图片等对象的动画设置;利用设计模板和配色方案设置背景图案,改变背景图案和底色;插入声音和影片;幻灯片的复制,移动,添加,删除;设置幻灯片的放映方式;添加、取消、编辑超级链接等基本操作。熟练制作一个主题演示文稿典型代表作品。
2、网络基本知识及操作
网络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基础;互联网基础;互联网的基本服务和应用;网络基本操作:学生学会使用浏览器;了解因特网的功能;掌握网上信息浏览和信息检索的方法。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的下载与保存;网上学习、网上交流、电子邮箱的申请;电子邮件的收发等基本操作方法。网络信息安全与道德。
三、教学任务及目标
第一,在信息技术课上贯彻品德教育。
第二,会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能熟练制作一个主题演示文稿典型代表作品。
第三,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及操作。
四、教学方法及措施
第一,开展“双自主”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第二,运用先进教学方法,讲究效率,以练促学。
第三,因材施教,讲课精练,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
第四,开展分层次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和上课模式。
第五,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
第六,本着实用性原则,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
第七,开展优帮差活动。
第八.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安排
演示文稿制作:12课时
网络基本知识及操作 8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