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试图总结分析汇集一下过儿童节的各种方式和方法。
主要是总结了六种常见的过儿童节的方法。
那么,儿童节究竟是怎么过的呢?
尽管中国社会发展迅速,不管从现代化程度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来看,都堪称坐上了宇宙飞船。
可是我们儿童节的进化程度却相当保守。
从五六十岁的老妈妈到两三岁的小孩童,通过采访表明,中国的儿童节几乎几十年来一成不变,
保留节目如下:
主题班会(文艺汇演):
在上学的孩子们儿童节那天的上午,一定在学校里参加主题班会,或者学校大会,形式多样,包括歌舞、小品、诗歌朗诵、乐器表演等等。为了这台上的一刻,很多孩子必须在繁重的功课之外抓紧时间排练,紧张重视程度和参加奥斯卡差不多。
少年宫:
去少年宫玩耍一番也是规定动作,旋转木马(只有两匹)、打乒乓球、跷跷板等,每个房间里不同的玩乐项目一圈转下来,各种小孩的兴趣都满足的差不多了。
游园会:
组织集体去公园游玩,几乎古今无异,在老师的带领下一群孩子蜂拥而入,在定点参观过后就是大家最喜欢的自由时间,但是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回到集合点。方向感差的孩子就只好差不多原地活动,因为怕找不到回来的路。
看电影:
学校组织看电影几乎也是没什么例外的,基本都是动画片、儿童电影之类的,《开国大典》就留给国庆节了。
体验式陪伴:
还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般不会带出去活动,而是邀请家长陪着他们过一天幼儿园生活,看看自己的孩子是怎么度过每一天的,家长还能意外发现孩子不同的另一面。
吃喝逛街:
上午的时间留给学校,下午放假的半天就和家长一起度过了,有些单位下午放半天假,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上街吃顿儿童套餐,买新衣服、小人书、玩具等,几乎就是半天儿童消费日,难怪现在的商家会这么卖力地做儿童节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