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一:
1.龙套”就是群众演员,由于他们都穿着各色的龙套衣而得名。
他们往往是四个人一组,或者两组(以求显示人多)摆出不同的队形,代表不同的阵式,手里举着旗、摇旗呐喊,所以“龙套”还有一个名称叫“打旗”的,由于“龙套”代表着众多的人物,总是跟着主帅跑来跑去,上来下去,烘托气氛,因此生动地称其为“跑龙套”。
2.<<喜剧之王>>中,周星驰被人说成是个“死跑龙套的”,对此,他的解释只有一句话:“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龙套就是这么一个奇怪的角色。没有名字,没有表情,没有台词,却不一定没有未来。
3.连配角都算不上,只是走走过场而已,能有几句台词就很不错了.
回答二:
配角,大众演员
回答三:
龙套,又称文堂、流行或特约演员,是京剧(台湾称国剧或平剧)的术语,指扮演随从等的配角。
龙套演员是由四个人组成一个单位(称为堂),一般舞台上多用一堂或两堂,扮演剧中的侍从或兵卒,负责助威呐喊或烘托声势,用以表示人马众多,是一种以少见多的表演形式。之所以会称“龙套”,则是因为戏服上往往绣有龙纹之故。龙套演员必须要熟悉自己在舞台上的站位,以及各种常用的固定队形变化,另外也需熟悉各种齐唱的曲牌。
由于龙套的功用主要是为了陪衬主角或应故事发展之用,因此如果替人帮衬、打杂或跑腿,做些无关紧要的工作或扮演无足轻重的角色时,一般便称这为“跑龙套”。
回答四:
唱戏有所谓「跑龙套」,意即主角之外,有跟班、随从、助阵、串场等小角色;因为是小角色,在戏中称为「跑龙套」。
一出戏固然需要有男女主角、男女配角等主要角色,但若无「跑龙套」者,也不能成就一场戏。社会上,各行各业之中,有董事长、总经理及各种专家、干部,他们都是大人物;但也要有人「跑龙套」。一个「跑龙套」的人对公司、团体,具有穿针引线的功能,所谓「小兵立大功」,有时候也不可以小视「跑龙套」者。
「跑龙套」的人,固然有人能够成就好事、大事,但也有的人专门挑拨离间,就如一场歌剧,因为舞者动作不美,破坏了整个会场的气氛,这也是「跑龙套」者的不当。
西厢记中,红娘是一个「跑龙套」的人物,但是红娘在剧中成为重要的主角,就因为「跑龙套」跑得好。涂阿玉原本只是高尔夫球场上一个「跑龙套」的杆弟,最后成为风云战将。
影剧圈中很多原本只是「跑龙套」的小人物,因自己的敬业而成为闪耀的明星,例如金马奖影帝柯俊雄、歌仔戏小生杨丽花、孙翠凤等;《总裁狮子心》一书作者严长寿先生,因为自己是从「跑龙套」的小角色做起,所以后来他能以自己亲身经验的心得,到处教人如何管理大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