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生活百科 > 其他内容 >

中外葡萄酒文化比较

时间:2010-01-08 11:1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这些年卖酒颇兴文化开路,不少酒厂查县志市志省志,翻唐诗宋词元曲,引经据典之生僻令考据学家汗颜,附庸风雅之大胆让恐怖分子恐怖。其实只不过想证明一件事:酒是陈的香--哪怕
   这些年卖酒颇兴文化开路,不少酒厂查县志市志省志,翻唐诗宋词元曲,引经据典之生僻令考据学家汗颜,附庸风雅之大胆让恐怖分子恐怖。其实只不过想证明一件事:酒是陈的香--哪怕其厂房的水泥还没干透。在这方面国外的葡萄酒就表现得老实许多,哪一年的葡萄,是何品种,哪一年灌装,是何级别,哪一个产区,是何庄园,都白纸黑字写在标签上,并受法律约束。这就体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
      而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法制上,同时也体现在文化的各个维度上,比如文字。我看过不少境外介绍葡萄酒的文章,在形容葡萄酒的味道时都无一例外地用到比喻这个修辞手法,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当形容一种酒的口味像浆果、橡子、悬勾子、奶酪的时候,我想一般中国消费者的脑海里除了迷惑还是迷惑——你干嘛不说像麻婆豆腐、京酱肉丝呢?这种典型的沟通障碍显然源于文化差异。葡萄酒文化整体上来说是一种外来文化,同时相对而言也是一种强势文化,要将其所带来的冲击(culture shock)比较、交流、融合并发扬光大,必须先给“葡萄酒文化”下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
      要定义“葡萄酒文化”,先得定义“文化”。《大英百科全书》收录了关于文化的定义一共166条,英国学者威廉斯(Williams)说过:文化一词是英语中最复杂的二、三个词之一,我想它也是中文里最复杂的词之一,要不怎么高举着酒文化大旗的双手下,见到的往往是伸向消费者荷包的第三只手,而葡萄酒文化的定义却遍寻不着呢?无奈之下,我只好不自量力来给葡萄酒文化下一个定义:所谓葡萄酒文化,就是与葡萄酒相关的法典,制度,传说,风俗习惯,礼仪礼节,语言文学,典章故事,以及其所带来的心理反射和联想的总和,它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等精神层面,还包括所有相关的物质对象。
      中西葡萄酒文化的比较,是一件有趣但费力的事。“比较文化”这门学科在文化交流的激荡期会成为一门显学,比如辜鸿铭,钱钟书,都是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成就其学问。因此, 作为“比较文化”下的子学科,“比较葡萄酒文化”当然也大有可为。
吉尔特.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发现,文化差异体现在四个维度上: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和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男性主义(sexism)和女性主义(feminism)。在此我们不妨以这四个维度来比较一下中西葡萄酒文化的差异。
      中国的葡萄酒文化显然是集体主义的,讲究的是呼朋引伴,开怀畅饮。而西方的葡萄酒文化更为侧重个人主义,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既有群聚而饮,也颇多浅尝独酌;二是产品多样化,个性化,突出酿酒师的作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