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寡欲
中国人清心寡欲,这是非洲人对中国人的另一个印象。在非洲这个性比较放纵的地区,多数国家实行一夫多妻制,他们见中国人在这里单身一呆就是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不找女人,实在无法理解。在非洲,经常见白人身边依偎着身材绝好的黑姑娘,也经常见健壮的黑小子挽着欧美来的白姑娘,孤独的就是中国人。
我在埃塞俄比亚工作时,秘书梅塞尔小姐曾问我,中国人出国前是不是都要打针。我问她打什么针,她说是打性的针。我以为是避孕针,便说不用打针,有安全套的。她说不是,是失去性欲的针,出国后就不想女人了。
我听后很惊讶,她怎么会问我这个问题。我对她说,没听说过有这种针。她反问我说,那为什么中国人在国外不需要女人。我变着方地解释道,我们中国人喜欢喝茶,喝茶泄火,常喝茶,就没性欲了,就不想女人了。
你看,他们实在无法理解中国人的清心寡欲。
制造低质廉价商品
中国人制造的商品廉价,这是他们对中国人的第三个印象。非洲市场上中国商品最多的就是服装、小家电、五金和摩托车。一个中国同胞在那里为公司采购物资时,问当地的店主有没有便宜的,店主张口就来:“有呀,中国制造的就便宜。”
在非洲,“中国制造”是廉价、劣质商品的代名词。
一次,埃塞俄比亚交通部的赛义夫·伯海恩先生对我说:“我知道,你们中国有好产品的,可为什么出口非洲的中国产品质量这么差?我现在绝对不买中国制造的东西。”
2009年1月31日,喀麦隆西北大区巴利的酋长多甘永加三世也问我类似的问题。5月18日,我在喀麦隆巴孟达市的一家饭店吃饭,当服务员布伦达下班换上漂亮的裙子时,我问她这衣服是不是中国制造。她说:“你们中国的衣服是中看不中穿,看上去很漂亮,穿两天就坏了。我现在不买‘中国制造’了,我穿的裙子是尼日利亚制造的。”
作为中国人,我当然要维护中国人的形象,我对他们解释说,我身上穿的就是中国制造,质量蛮好的。中国人绝对能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因为非洲市场的购买力有限,所以,我们就生产一些低成本的产品销往非洲,但我们也有高质量的产品销往欧美。
解释归解释,在非洲,中国商品质量实在不敢恭维。我在喀麦隆西北大区临时租住的房子里,在5个月里换了4个中国制造的厨房水龙头。
2009年5月12日,我与喀麦隆政府官员桑巴先生坐在车子里穿过喀麦隆的经济首都杜阿拉,我指着街道两边的商店自豪地对他说:“你看,商店里有80%的商品是中国制造。”他接着说:“怎么不见有中国制造的小轿车在非洲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