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档案:
身份:明初著名文学家
死于:1415年(终年47岁)
死因:冻死
地点:北京
评价:
解缙是永乐年间的大才子,自幼聪慧过人,被誉为“神童”。由于他知识渊博,回答皇帝的问题准确得体,受到皇帝激赏,从此青云直上。他后来成为内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主持纂修了《永乐大典》,为世人所瞩目。解缙少年登朝入仕,才华横溢,平日注意推荐人才,惩恶扬善,但因好对人发议论,无所顾忌,最终落得悲惨下场。
解缙自恃才高,养成了自负的性格,说话办事无所顾忌,因而得罪了许多人。朱棣即位后,在立长子高炽与他偏爱的次子高煦谁为太子一事上左右为难,于是就征询解缙的意见。解缙主张立高炽为太子,却不谈高炽,而谈起高炽的儿子、朱棣极为喜爱的“好圣孙”朱瞻基。此番话一下子打动了朱棣,因而不久便立高炽为太子。
高煦没当上太子,怨气冲天,因此将解缙视为眼中钉。永乐五年,解缙见朱棣宠爱高煦日甚,而高煦又常越礼不轨,便向朱棣进谏,劝他对高煦严加约束。不料,事与愿违,朱棣不但没有采纳,反而认为他意图离间骨肉,因而疏远了他。高煦见有机可乘,便进言诬陷解缙不守朝规,泄露宫中机密。朱棣余怒未息,遂将解缙贬到广西,降为参议。4年之后,解缙入京,适逢朱棣北征,留太子居守,解缙入宫晋见太子之后便回到了贬所。
这事被朱高煦知道后,便大做文章,在朱棣面前说解缙竟敢趁皇上不在京城时私自去见太子,失去了人臣之礼。朱棣大怒,不问缘由,将解缙押赴京城,囚入狱中。朱高煦唆使狱官,对解缙进行严刑拷打,逼他承认与太子朱高炽密谋造反,想以此陷害太子。解缙却只是自认罪状,一句话都不提及太子。就这样,解缙在狱中一待就是5年。
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冬,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受朱高煦密嘱,令狱卒用酒把解缙灌醉,将他赤身裸体移到雪地里,活活冻死了。可叹这位盖世英才,竟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解缙死后,家产籍没,妻子儿女都发配到了北方。
洪熙元年(1425年),做了22年太子的朱高炽终于登基当了皇帝,是为明仁宗。仁宗为人较为宽厚,为永乐时代的许多冤狱平了反。解缙也在此列,妻子宗族被允许回到中原。但直到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明宪宗才完全为解缙平反,恢复了他生前的官职,并加赠朝议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