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内阁拟定了三个年号:其一“明良”、次“绍治”、次“嘉靖”。(此为《列朝年号辨误》的记载,若按《万历野获编》所载则“绍治”、“嘉靖” 同,无“明良”。)“绍治”的寓意十分明显,在世人心目中先皇孝宗乃明中叶唯一一位值得称道的皇帝,那是一个君臣和谐天下治平的时代。孝宗年号“弘治”, “绍治”即表达了对弘治中兴的继承。与“绍治”表达对弘治时代的怀念相对应,“嘉靖”在一定意义上则是对正德时代的清算。“嘉靖”典出《尚书.无逸》: “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从字面上看“嘉靖”即有清算过去拨乱反正之意,含蓄的表达了文臣集团对过去正德时代的不满。同时这句话原本是对商高宗武丁的称颂,武丁长期生活在民间后入继王位,这一境遇与朱厚熜相似,群臣特地以武丁比喻朱厚熜希望他成为像武丁那样贤明、长朔的君主。
据说王守仁曾预言“嘉靖”二字将作为年号出现,而朱厚熜确实也选择了“嘉靖”作为年号。之所以不选群臣们普遍看好的“绍治” 朱厚熜有他自己的看法,“绍治”暗含歧义,“治”既可以理解为对“弘治之治”——即弘治皇帝事业的继承;又可以理解为对“弘治”——即弘治皇帝本人血脉的继承。朱厚熜刻意回避“绍治”其继统不继嗣的用心极为明显,日后血雨腥风的大礼议之争早在朱厚熜选择年号的这一刻起便已初显端倪。
与当初拟定“嘉靖”年号时的殷切期望相悖,朱厚熜没有成为人们理想中的商高宗,然而享国长久这一点倒是实现了,他当了四十五的皇帝。晚年的朱厚熜愈加暴戾、乖僻,以至于忍无可忍的海刚峰不惜以“嘉靖”年号抨击今上——“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不久之后朱厚熜也病死了。从“绍治”到“家家皆净”,两相比较,当初群臣对朱厚熜的期望至高,也使得最后失望至高。
隆庆 —— 徽号、年号、地名
“隆庆”作为明穆宗朱载垕的年号并没有什么不妥,也没有出现以往年号常有的问题诸如抄袭前朝或不幸与草寇为伍。但是隆庆二字的组合带有浓烈的喜兴色彩,虽不曾被当作年号使用却更经常地被用作徽号、地名等,诸如兴邸原有隆庆殿、宣府辖下有隆庆卫、还有位隆庆郡王朱载土鼎等等,于是隆庆殿改名庆源殿、隆庆卫改名延庆卫、那位隆庆郡王也被改封到郧城去了,只是无缘无故多了这么些麻烦罢了。更早之前四川剑州因是宋孝宗发迹前的潜邸后被升格为隆庆府,明宪宗第六女则是隆庆公主,因为已经去世也就没再追改徽号。无独有偶,此前的“宣德”年号也存在类似问题,诸如南齐就有宣德太后、隋朝和北宋官称中有宣德郎、五代时湖州为宣德军、宋正朝为宣德门、洪武时有宣德侯、明北疆重镇宣府旧称宣德。但不管怎么说“宣德”和“隆庆”之前毕竟没有作为年号使用过,到这里也算填补了一项历史空白。
-----------------------------
欢迎访问盼盼的家园(www.panp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