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年间有人从宫中司钥库翻出几枚“天启通宝”轰动一时,若是本朝所铸天启钱那倒不值得大惊小怪了,奇异的是这些天启钱大小不一,看起来年代久远,且铸造风格与本朝钱币完全不同。有司将其呈献给大臣们鉴定,不料饱读诗书的阁老大臣们竟面面相觑,最后用“天降祥瑞”给这件事作了定性,还大宴一场以示庆贺。司礼李永真、向若愚多了个心眼儿,事后查阅历代史籍并玉海等书才惊讶的发现,原来本朝“天启”年号北魏元法僧、南梁萧庄、南诏劝丰佑、元末徐寿辉等都曾用过,这次司钥库里发现的“天启通宝”根本不是什么“天降祥瑞”,其实就是徐寿辉所铸的钱币,天启君臣之颟顸可见一斑。
到这里天启的故事还未结束,天启年号继续作祟贻害后人。徐寿辉所铸“天启通宝”因数量稀少故而价值不菲,清末北京有山西商人重金收购古泉却将徐寿辉的“天启通宝”误当作不值钱的明“天启通宝”弃之不取,泉家丁福保喜而购之并曰:“明臣尚不读书,何况是晋贾”。
崇祯 —— 崇祯原本是“崇贞”
据《思陵典礼纪》的说法,朱由检即位伊始礼部为其拟定四个年号——“乾圣”“兴福”、“咸嘉”和“崇贞”。朱由检自称不敢当苍天之圣,也不敢以中兴自任故而不用“乾圣”和“兴福”。“咸嘉”之“咸”字暗含一“戈”,主刀兵不吉,也不用。最后圈定“崇贞”,并且把"贞"字改为“祯”。《烈皇小识》所载略有出入,若按其说法则礼部所拟四个年号是分别“永昌”、“绍庆”、“咸宁”、“崇贞”。御笔改“贞”为“祯”,点用之。巧合的是,这里面的“永昌”却是日后李闯大顺的年号。
崇祯帝虽志在中兴然为人刚愎驭下苛刻,所用温体仁为辅臣也是刻薄寡恩,招致京师臣民不满,遂讥诮二人“崇皇帝,温阁老”。“崇”与“戎”读音近似,“温”与“瘟”同音,俨然把崇祯帝视为戎狄暴君,而温体仁干脆成了瘟神。如此拿皇帝的年号当靶子也不知道是不是从当初海瑞骂嘉靖得到的灵感。
注:前凉张重华年号“永乐”一说仅见于晁公武《昭德先生读书后志》卷一所引龚颖《运历图》六卷,《晋书.张轨传》等皆不载此事。史上前凉历代君主中除张祚自行称帝改元“和平”外,皆奉晋室为正朔使用西晋“建兴”年号或东晋“升平”年号。故张重华自行改元一说可信度不高,即便前凉果真存在“永乐”纪年也极有可能是张祚称帝时追授前代的年号,故张重华在位时并不曾真正使用过“永乐”年号。
-----------------------------
欢迎访问盼盼的家园(www.panp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