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兰州模式注定涨价宿命
我相信各位读者看到这里心中都有一个大问号,怎么回事?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两年之前,兰州市以招商引资的名义引进了一只老虎,叫做法国威立雅,引进之后,除了原来兰州供水集团的名字换成了兰州威立雅水利集团之外,办公楼和楼内的装修都是两年前的样子。取水、处理水的绝大部分设施,都是2007年公司被收购以前的资产,有的还保持着20世纪50年代修建时的模样。而且党委、武装部等机构一切如故,什么都没改变。根据兰州威立雅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田华强所说的,除了几位高管来自威立雅公司之外,其他的都没什么变化。也就是说,威立雅来了以后什么事都没干。
这个什么事都没干的威立雅,在合资后的第二年就提出,目前的水价低于供水成本,申请水价上调49%。为什么呢?威立雅说,目前企业供水成本已经上升到1.95元每立方米,与现行1.45元每立方米的价格倒挂,所以要求将水价上涨0.7元每立方米,达到2.16元每立方米。更有趣的是什么呢?你要调价,你说成本已经上升到1.95元,那你把你的成本数据拿出来,结果威立雅就像150年前的帝国主义一样,悍然拒绝我们的要求。你能相信吗?这都什么时代了?
威立雅拒绝提供成本费用增加的相关数据,甘肃省物价局对它的提价申请做过调查,把成本从3.46亿元下调到3.42亿元,对其申报的总成本也从4.09亿元下调到3.61亿元,审核掉了4856万元。但是甘肃省物价局的处长王辛承认,所有的数据都来自威立雅公司。既没有第一手财务资料,也没有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而老百姓就得负担成本。各位读者能相信吗?
我还看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2009年7月20日,听证会的代表向威立雅质询,为什么2008年折旧了5000万?通常来说,某水务公司收购一个城市供水公司之前,该城市供水管道折旧是一公里一年8分钱。外资进入之后,将折旧年限从80年降低到10年,于是折旧就提高到6倍,也就是每年每公里折旧5毛钱。为什么提高?因为目前法规没有具体规定,所以这些外资公司就钻了这个空子。通过折旧来提高费用,然后让老百姓来付费。当初怎么会签这样一个合同呢?
我们研究了当时的合同,发现当时有三家公司报价。威立雅报价17亿元购买兰州水务公司,它的竞争对手中法水务报价4.5亿元,首创水务报价2.8亿元。法国威立雅的报价足足高了几倍,这几倍的差价人家难道不想赚回来吗?你怎么敢卖呢?你把我们老百姓的命脉给卖了!当时兰州供水集团的净资产是9.5亿元,威立雅买了45%的股权,也就是4.27亿。计算下来,威立雅出价的17亿元是净资产的4倍溢价。它要怎么赚回来?你有没有想过,它是要报复的?你以为法国人傻吗?法国公司在国外的收购都是政府行为,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