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82
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一瞬间的强烈感受,深深贮藏在人类的潜意识中,并对人类文化及社会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国民众有一种十分奇特的心理,对什么都不愿做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而喜欢模模糊糊的思维方式,可能、也许、大概、大约等词汇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思维当中。这绝不是个别现象,它反映着整体文化的某种特点。儒家的中庸之道就具有这种思维的特点,另一个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
道教讲“道”,那么什么是“道”呢?按道家的说法,道就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东西,《老子》第二十一章有几句十分含糊的话,“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究竟“道”是什么,读完后反而使人更糊涂了,只知“道”就是“恍惚”,那么“恍惚”又是什么呢?看的人真的恍恍惚惚起来。实际上,老子自己都不知道“道”是什么,只好模棱两可地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如果我们大胆将老子所说的那个恍恍惚惚、窈窈冥冥的“道”与上古神话里那个灰蒙蒙、暗乎乎的混浑状态相互联系起来,人们就会突然发现,“道”和混沌是那样相似,完全可以说老子所说的那个“道”就是混沌。关于这个推论还有一条证据,道家的至上神是元始天尊,而元始天尊的原型又是上古神话里的造物神盘古。之前提到的“盘古开天”的神话描述了他从混沌中开辟出了天地,因此,盘古--元始天尊的本身就包含了混沌的意思。
从老子的哲学体系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道 ”和混沌的关系。老子讲“道”,旨在说明万物都源于那个“先天而生”的精神,即“道”。《道德经》这样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我们以上的假设是正确的,即有意识的人产生于混沌之后,那么正好与老子的哲学体系相符,人类是从混沌结束的一瞬间开始感知世界,在古人的思想里,无疑世界万物都是从恍恍惚惚、窈窈冥冥中产生的,所以道家才把它作为认识世界的起点。
在世界范围内的早期神话里,还有一个共同的文化现象,那就是对地狱和鬼魂的描述。这里我们暂不谈世界各民族的地狱、鬼魂文化抛开表面差异后的一致性,只注意地狱黑暗、阴冷的表现形式以及这种表现背后的心理因素。
古人认为,鬼是人死以后的魂魄。人死之后,魂魄要回到它来的地方,《尔雅•释言》曰:“鬼之为言归也。”郭注引《尸子》曰:“死人为归人。”那么,人死以后要回到哪里去呢?要回到一个阴冷、黑暗、潮湿、充满邪恶、痛苦的地方。这从中国最早的地府思想就可以看得出来。
王逸注《楚辞•天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云:“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而这个幽冥之国就在章尾山,《山海经•大荒北经》曰:“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暝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竭,是烛九阴,是谓烛龙也。”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说:北海之内有座大山,名字就叫幽都之山,真是山如其名,这是一座黑漆漆的大山,说来也怪,不但山是黑色的,山上不论什么东西都是黑色的,有黑色的鸟、黑色的狗、黑色的老虎、还有黑色的狐狸,甚至,这里的居民都是漆黑的,这就是地狱。
《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记载,在苍苍茫茫的大海之中,有一座孤零零的高山,名叫度朔山,山上长着一棵其大无比的大桃树,据说,它的枝叶伸展开来有3000里那么大。桃树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大木门,名字就叫鬼门,这是万鬼出入的大门。门的两边站着两位神人,一个叫神萘,一个叫郁垒,在这座度朔山上统治着鬼魂。所有的鬼魂每到晚上就可以外出活动,但天亮鸡叫之前它们必须回到鬼国来。两位门神如果发现晚上出去的鬼中有祸害人类的恶鬼,就用苇索捆起来,扔到山后去喂老虎吃,所以鬼怕桃树,也怕老虎。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83
中国古籍中还有一处地狱,也叫幽都,它在昆仑山的地下。《博物志》记载:“昆仑山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地有四柱,四柱广十万里。地有三千六百轴,犬牙相奉。”昆仑在中国古代本来就有黑色的意思,唐代志怪小说中“昆仑奴”一词,实际就是黑奴,可见昆仑山本身就有“黑山”的意思。
不但中国古代传说里地狱不是个好地方,即使是国外的地狱,同样是一个充满黑暗、邪恶的地方。佛经《大智度论》曰:“黑业者,是不善业果报地狱受苦恼处,是中众生,以大苦闷极,故名为黑。”单看佛教十八层地狱的名字就足以吓死人,刀山地狱、沸屎地狱、剥皮地狱、蛆虫地狱、寒冰地狱等等,凡是人间能够想象得到的刑法都集中在地狱,像斩、锯、劈、剌、割、火烧、汤煮、剥皮、油炸等。《冥祥记》中“赵泰条”对此有一段文学性的描绘:“所到诸狱,楚毒各殊,或针贯其舌,流血竞体;或披头露发,裸形徒跣,相牵而行,有持大杖,从后催促。铁床铜柱,烧之洞然,驱迫此人,抱卧其上,赴即焦烂,寻复更生。或炎炉巨锅,焚煮罪人,身首碎坠,随沸坠转,有鬼持叉,倚于其侧,有三四百人,立于一面,当次入锅,相抱悲泣。或剑树高广,不知限极,根茎枝叶,皆剑为之,人众相誓,自登自攀,若有欣兢,而身体割截,尺寸离断。”真是残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