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经济学 >

企业家才能与人力资本积累

时间:2010-08-08 18:28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饺子 点击:
企业家才能与人力资本积累 2001-08-31 一、前言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本与各种要素相比较,其补充与替代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本投资收
  

企业家才能与人力资本积累

2001-08-31

一、 前言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本与各种要素相比较,其补充与替代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也远远高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这也正是人力资本投资得到广泛重视与加强的原因。但是,本文更关注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它不仅考虑了人力资本的存量与流量,也关系到人力资本内部的比例与结构,是从一个长期、动态的角度来分析人力资本。

本文的出发点是将人力资本投资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由纳劳力提供者向人力资本提供者的转化,第二层次是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选择提供何种人力资本,后者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为简化分析,我们假设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存量由企业家和职业技术人员构成。企业家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想、产品和生产方式,而职业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提供劳务,使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可以认为,“企业家是革新者,它将变化视为准则,并将变化作为一个可供开发利用的机会。”,因此,企业家能促进技术进步,而职业技术人员运用他们所积累的知识使经济得以顺利运行,可以促进现有技术的广泛使用。两者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是必要的,但是,尽管企业家才能与职业技能在总产出中可以相互替代,在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对于个人的时间而言是相互竞争的。

我们的模型建立在以下基础上:当经济发展时,总产出水平提高扩大了个人的机会集合,这也就改变了个人选择的相对成本,从而改变了个人选择的结果。更具体地说,在我们的模型中,在更发达的经济中,考虑到相对收入与风险因素,个人为企业家才能的培养会分配更少的资源,或者说更少的选择成为企业家,因为存在许多收入丰厚而且稳定的工作可以选择。尽管Abhijit Banerjee和Andrew New-man(1993)证明出经济发展会产生更多企业家,我们试图证明在发达国家,职业技术工作收入相对于具有内在风险的企业家收入的提高,使得经济中企业家人数相对于职业技术人员人数下降。反之,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企业家相对于职业技术人员是过剩的。

本文以下首先分析了模型的基本假设,之后以一种非数学化的方式讨论这个模型,得出三产讨论,最后结合我国情况对模型做一变动与扩展。

二、模型的基本假设

首先,我们假设经济中有两种人力资本,企业家与职业技术人员,这两种人力资本有几点不同:(1)企业家经营是有风险的,我们设企业家经营失败有一正的概率,而经营失败后的收入很低。与此相比,职业技术人员收入通常是稳定的。(2)企业家才能与职业技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形成,企业家通常通过实践,通过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投入大量的时间磨项而成,而职业技能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形成。这样,对职业技能追加投资会占用个人的时间,从而挤出了企业家才能投资。(3)假设总产出中企业家才能与职业技能不是完全替代的,每一种技能均是必须的,从而经济中任何一种人力资本的匾乏都会导致效率的损失,因为总产出未处于企业家才能与职业技能最优组合上。

其次,我们假设某~时期的生产技术水平取决于前期的人力资本存量,也即企业家与职业技术人员。这个因素有助于进行动态分析,在前期与本期的人力资本存量间建立联系。

我们模型的最后一个假设与通常那些只考虑一种人力资本的模型所采用的假设不同,它们假设,不同的人力资本在总产出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技术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我们不接受此假设,相反,我们根据其行为认定,不同情况下不同人力资本具有相对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模型中,企业家对于技术水平进步更有效,而职业技术人员对于现有技术的使用更为有效,将此点与以上假设结合起来,每一或个人的选择就会产生一种外部性,使得个人不会选择对于社会最优的教育水平与工作经验。

三、模型概况

我们采用一两阶段的世代交叠模型,设人口增长率为0。在生命的第一阶段,具有不同能力的个人选择成为人力资本提供者还是纯劳力提供者。在给定的技术水平下,能力高的企业家与职业技术人员获得更高收入。如果个人选择成为人力资本提供者,他们必须将时间分配在上学培养职业技能与在企业工作培养企业家能力上,学习与工作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就保证了个人对两种技能总能积累一部分。在第一阶段选择成为纯劳力提供者的作为纯劳力工作。在生命的第二阶段,每个人工作并消费,其效用取决于第二阶段的消费。

总产出是一规模收益不变的函数,产出水平取决于资本,劳动的投入量以及技术水平,这里的劳动包括了人力资本提供者与纯劳力提供者,技术水平是前期企业家与职业技术人员这一人力资本存量的函数。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相对于纯劳力,企业家与职业技术人员的收入是不断提高的,从而成为人力资本提供者的激励因素不断增长,这保证了有不断增长的纯劳力在培养企业家才能或职业技能,这也是此模型动态分析的出发点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家经营收入的期望值增加了,然而,技术进步使得职业技术人员的收入增长更多。而且在个人选择培养企业家技能还是职业技能时,会考虑到企业家收入的不稳定性,有可能经营成功获得丰厚利润,也有可能经营失败导致他们从企业家才能投资中收益极低。我们假设个人是风险厌恶的,在他进行选择时考虑的是无风险的期望收益。由以下的图1,图2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个人在面临选择时,企业家与职业技术人员风险调整后的相对收入是不同的。因此,在发达国家,人力资本提供者会将其时间的更大部分投入专业技能的积累,而不会在意企业家收入期望值的增高。从根本上说,发达国家的个人为成为企业家面临更高的机会成本,尽管其成为企业家后期望收益高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家,但是其成本,也即丧失了的职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也很高,使得很少有人愿意选择成为企业家。这就象现实生活中买彩票一样,当票价是2元,很多人愿意冒险赌一次,但是如果票价是100元,尽管期望收益更多,很少有人会买了。



(图解:以上分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企业家与职业技术人员风险调整后的相对收入,E代表企业家,P代表职业技术人员,H,L代表企业经营成功与失败。两条斜率为负的斜线是企业家与职业技术人员的公平期望钱(fair odds line),斜率为1的直线为确定线(certaint line),它们的交点 a,b确定无风险的收入水平,c为初始的禀赋点(endowmentpoint)。其中公平期望钱的斜率为一p/(1-p),p为企业经营成功的概率。)

四、结论

此模型对于人力资本的动态分析有重要意义。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在发达国家职业技术人员相对丰富,而发展中国家企业家相对丰富。这样,随着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提供者会为职业技能培养付出更多时间,但是尽管职业技术人员相对企业家比重发生变化,两种技能的绝对数量是上升的。增长所带来的技术变化降低了人力资本投资盈利所要求的能力水平,从而提高了个人成为人力资本提供者的意愿。这样,企业家才能的总存量随着人力资本提供者人数的上升而增加,在稳定状态下,企业家对职业技术人员的相对比重取决于在总产出函数中每种技能的边际产出以及企业家经营成功的概率。

此模型的另一结论是最初的两种人力资本的存量对经济发展是必要的,是经济发展的源泉。经济中任何一种人力资本的存量过少,会使得技术水平的提高极为缓慢,这反过来又影响了下一轮人力资本投资,这种恶性循环使得经济发展极为缓慢。

最后的结论是由于工作与教育的社会边际收益率与私人边际收益率不一致,资源在工作与学习间的分配可能是无效率的。这种无效本质上取决于企业家与职业技术人员对技术水平进步的贡献的不同,在发展过程中产生这种无效的原因可能发生变化,如果企业家在技术水平决定上更为重要,稳定状态下就会有相对过多的教育。当然,这种无效不是来源于人力资本过多,而是来自现存的人力资本存量在企业家与专业技术人员间分配的不合理。实际上,企业家与职业技术人员的更有效的比例关系可能提高稳定状态下的技术水平,人力资本提供者的收入,并最终提高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存量。



五、现实分析与扩展

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这个模型应该做一些变动,但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以下的分析也可以看作是对模型的一种扩展。

1. 企业、企业家和企业家才能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企业家应该代表一种素质,而不是一种职务。企业的厂长,经理并不一定是企业家,但是企业家才能发挥的理想环境还是企业。应该说,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只是近几年才出现,多年来的政企不分,企业家无从施展其才华。所以,厉以宁说国有企业的人才就象戴着枷锁的林冲,是打不过洪教头的。实际上,国有企业有很多的优秀企业家人才,但是多数走上了从政的道路。尽管对于其个人是最优选择,但对社会而言是一种损失,因为他具有的企业家才能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

2.经营风险与就业风险

我们的模型中考虑了经营风险导致企业家收入的不稳定性,而忽略了就业风险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实际上,个人的选择首先应该是就业问题,其次才是收入问题。相对来说,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才就业前景广阔,而具有职业技能的人才就业面就较为狭窄。当然,这里所说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就业,不是择业,是被业所择。现实问题是,在同样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情况下,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才可能有次优选择,而具有职业技能的人才很可能只能固于亏损企业,研究机构,或者放弃专业另谋他图。

3.从两阶段到多阶段

在模型中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设生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第二阶段工作并消费。实际上,人生是多阶段的,而每一阶段都可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活到老,学到老”是完全可能的,只不过学习的边际效率可能会递减。现实的情形是,技术人员与企业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了,增加了培养企业家才能的激励因素,技术人员也不断对企业家才能追加投资,表现出来就是由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型,看一看国内众多的MBA、EMBA、MPA中心就可见一斑了。

4.比例与数量

我们可以列出一系列数字证明中国人力资本的匾乏,但我们难以给出企业家与职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与比例,但是根据我们的模型可以预料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的人口基数很大,随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会大大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可以预见,在未来一定时期企业家与职业技术人员的绝对量都会大幅度上升,但我们更为关心效率而非效果,以牺牲效率所换来的经济增长只能是“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5.有效教育与无效教育

严格地说,学校教育不仅服务于职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也服务于企业家的培养。学校教育不仅使企业家具备了必要的经营管理知识,校内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组织锻炼了组织与管理能力,而且毕业后还提供了同乡会、校友会等关系网络。就此而言,企业家接受教育是有效率的。另一方面,当受教育程度成为一种资源配置信号,学历的作用就很重要了,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就业机会。因此,企业家必须接受过量的教育,才有可能获得企业家的职位,此时的教育就是无效率的。

作者:张巍,鄂丽丽来源:《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第8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