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经济学 >

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时间:2010-08-08 18:31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panpan 点击:
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2001-06-19 摘要:通过构造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模型,实现了企业经营状态的评判。1引言 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所
  

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2001-06-19

摘要:通过构造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模型,实现了企业经营状态的评判。1引言

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值。从生产经营角度分析,经济效益可用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等指标反映;从物化劳动效果角度分析,经济效益可用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税率、固定资产生产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反映;而从活劳动效果角度分析,经济效益可用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利税率等指标反映。由于这些指标在一个企业的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企业中表现出高低错落的状态,而很难作出经济效益的最终判断。为此,本文将运用加权组合方法来综合评价企业经济效益,并以此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实力。

2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

2.1评价指标的无量钢化处理

根据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客观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从投入与产出、效率与效益方面分析,产出效益的指标可分为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税率,这些指标从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侧面反映了盈利程度和回收速度;从资源利用方面分析,产出效率的指标可分为固定资产生产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利税率,这些指标从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侧面反映了资源的利用效果和运行质量。

为了将不同量纲的数据综合成一个新的变量序列,因此需在综合评价之前对各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极差法对上述8项指标(分别设为X1、X2……、X8)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公式如下。无量纲化后数据可制表,表略。



其中:X’t为第t个变量无量纲化数值。

2.2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产出效益和产出效率指标从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侧面反映了资本、人力及其组合的运行质量和有效程度,但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指标间可能存在着线性相关、甚至是高度相关的关系,这将使经济效益的加权组合模型在综合评价过程中出现重复迭加现象。为此,应该对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只保留相关性较大变量中的一个。经计算,上述8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见表1。从中看出,相关系数最大的为(R32)0.5014,说明评价指标间不存在高度相关关系。至此,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上述8项指标组成。



3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3.1企业经济效益的加权组合评价

企业经济效益的加权组合模型为:

 

式中F为经济效益的综合得分, W为第t个变量在综合经济效益中的权重;x’t为第t个变量无量纲化后的数值;n为变量个数。

每个变量在综合经济效益中的权重系数按层次分析法中的方根法确定,其步骤包括构造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A)、计算A中行元素乘积(M)、计算M的n次方根(G)、对G现一化得相对权重(W),其结果如表2。



经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λmax)为8.84,A的一致性指标(CI)为0.120,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0.085。因为CR<0.1,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加权组合模型,得到各企业综合得分依次为0.232,0.497,0.791,0.403,0.537,0.018,0.786, 0.208,0.409,0.361。按综合得分由大到小每隔0.25划分一个档次,10个企业的分类情况如表3。



3.2企业经济效益的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从一批样品的多个观测指标中,找出能度量样本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构成一个对称的相似性矩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找各样本或指标之间的相似程度,再按相似程度的大小把样本或变量逐一归类。聚类分析的步骤包括数据标准化(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计算相似性统计量(本文采用最小欧氏距离法,其公式如下)。



式中m为样本数;n为变量数。最后,接着D中由最小到最大距离逐步进行归类,直至合并为一类。

根据有关数据,采用最小欧氏距离法分类结果及其聚类谱系图,类间距离如表4,从表4和聚类谱系图中看出,12、13、 14与15类到16类之间的差距较大,说明这时各类之间的内在性质已有较大的差异,已不宜再归为一类。因此,归类过程到此结束。



3.3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

结合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表3与聚类谱系图,加权组合模型评价结论与聚类谱系图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如果将两种方法的第二与第三类合并会得到完全一致的结论。由此,也充分说明了加权组合模型法在综合评价企业经济效益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至此,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结论,表3已作了详尽的叙述。

4结束语

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分析与评价,通过多项指标的加权组合实现了定量化测度,它有效地揭示了生产要素利用及其组合运行的质量,将为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实现集约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辽宁工学院 尹子民,余佳群,罗丽兮来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第6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