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W型组织的思考
2001-06-27
一、什么是W型组织
西方企业长期采用的M型组织和U型组织是在劳动分工和职能制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发展规模经济,重视层级结构和等级秩序,其结构可以使企业达到必要的规模和效率,适用于市场稳定.产品品种少,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情况。这种组织形式适应了以提高效率为中心的企业发展和扩张的需要。W型组织,是M型组织的一种反转形式。在这种组织中,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支持性服务,原有的直线等级转变成一种支持性结构,线性管理人员的职能不再是发号施令,而是清除障碍、开发资源、开展研究并提供咨询。因此,线性管理人员转变成了参谋人员,每个成员都是特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成员之间会因工作任务的变化,随时组成工作团队或工作小组。
二、W型组织的员工不再是下属
伴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新的经济时代悄然到来,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下,组织面临着知识化。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变革。新经济时代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征:
组织的成长与竞争力不再产生于因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投入相对较少或生产效率高的比较优势,也不产生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相对富有,而是来源于产品的知识含量的相对丰富。这里的知识含量体现在组织及其成员中包容的科学认识的价值、节约的空的价值、节约体力和精力消耗的价值、人的感觉的价值、要素组合的价值.改善健康的价值以及节约资源消耗的价值。
知识和信息的属性改变了组织传统的线性成长方式,非线性的跳跃式成长成为组织与环境变化的主流。以指数方式增长的人类知识积累和智慧开发加快了时空压缩速度,使得程式化的、机械式的、线性的组织设计不再有效。
基于更为完备的知识和网络的发展,组织内部结构、供需关系、渠道及交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调整打破传统组织运作方式和支持系统。
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消除知识和信息扩散的各种障碍,这必将缓解甚至最终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竞争者的竞争能力必将得到加强。
新经济时代,竞争力理论基础不再是物质消耗的降低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是知识含量的提高或知识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改变了竞争资源的内涵和外延。
因此,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运用、传播和创新的知识型企业将成为新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推动者。
知识型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在组织里工作的人只有普通的基本技能,他们全时工作,生计和事业完全依赖组织,是组织的雇员。因此,通常把严格等级制度中下级称为下属(Subordinates)。新经济条件下在知识型企业中工作的人员,与传统企业的“员工”有着明显的区别:
他们是“知识工作者”。他们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所拥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工作。
他们是“契约工作者。越来越多的人虽然在为组织工作,但却不是全职员工,他们可能是临时的,或兼职工作,在特定的合约下工作,具有一种契约性质。
他们是“合作伙伴”。知识型企业的员工,对各自的工作具有独立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在自己工作范围内具有别人所不具有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
总之,他们不再是下属,因此建立在麦格雷格(Douglas McGregor)关于人性假设基础上的对组织成员的认识,已不适用于知识型组织设计。W型组织模式充分体现了知识型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新的组成关系。
三、应用W型组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为知识与信息的共事提供保障
传统企业主要的职能是实现产品的物质形态或空间的转换,其生产要素的主要部分是物质形态的。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对资源、工作任务进行分配。组织成员在上级统一命令下进行工作,基本不需要除上级以外的其他信息。知识型企业的职能进行知识的创新,并把新知识变成新产品、新设计、新方案、新技术和新思路,服务于顾客。知识型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组织成员所拥有的知识与智能,它是一种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不同,在使用中不仅不会减少价值,反而会增加价值。因此,知识与信息的共享非常重要。通信理论一项原理说明,网络潜在收益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成指数增长。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如果两个人互相交流知识,双方都可以获得知识.信息和经验的线性增长;如果他们随后都与其他人共享新知识,他们的收获会呈指数增长。实现专业知识与信息共享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从其自身的创造性工作来说,需要他人的知识与信息,另一方面,知识工作者所掌握的知识是其权力和利益的基础,要与人共享自己最宝贵的财富存在着很大障碍。这就需要在组织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为知识、技能和信息等资源在企业的流动和整合提供通道。
(二)要为知识型企业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创造充分的条件
新经济时代,科技进步一日千里,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面对着这个充满变化、不确定的世界,知识型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以比自己竞争对手更快、更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成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够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并善于修正自身行为、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的组织。学习能力对于组织核心能力的培养、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模式有多种,如适应性学习模式、发展性学习模式、过渡性学习模式和创造性学习模式等。在新经济时代,一个组织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进行创造性学习是关键,它以全新型发明或采用新技术为突破点,进行一系列积极的根本性的系统重构,积极地对环境进行反应。为此必须打破习惯于固有行为准则和依恋过去经验的惯性,勇于否定过去。新经济时代的战略管理,要求通过采用正确的学习模式来提高学习的效率,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加速知识、技术、观念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三)要促使知识型企业成为具有创造力的自律型组织
传统组织中,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在企业资源和分配中起核心作用,创新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动力。对于知识型企业来说,能否成功更多地依赖于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的专业智能水平和系统能力,而不仅仅是企业的有形资产。专业智能是知识型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詹姆斯?布莱恩?奎恩(JamesBrian QUinn,1993)等人把专业智能定义为认知知识、高级技能、系统理解和自我激励的创造力。自我激励的创造力对知识型企业来说更为重要。如果没有自我激励的创造力,知识型企业就可能丧失知识优势,就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和知识与技术的创新。知识型企业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认知知识、高级智能和系统理解,推动专业人员超越已有的经验、书本知识、仿真模型以及可控实验室的范畴,引导他们进入更复杂的智能领域,面对活生生的顾客、实际操作系统、高度差异化的外部环境进行知识与价值的创造,从而形成这样一种机制组织成员在组织先进的整体目标驱动下,能够自觉地树立更高目标,进行连续的创造性工作,无法实现目标或达不到组织要求会自动被淘汰,形成自下而上的自我激励的环境与氛围。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浪潮中获得并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
作者:孙东生来源:《企业管理》(200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