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经济学 >

企业管理新境界:知识管理――兼析以知识为基

时间:2010-08-08 18:42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江南 点击:
企业管理新境界:知识管理――兼析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 2001-02-12 企业的竞争优势从何而来?为什么说协调功能对企业越来越重要?处于相同行业结构和市场机会的企业为什么差别
  

企业管理新境界:知识管理――兼析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

2001-02-12

企业的竞争优势从何而来?为什么说协调功能对企业越来越重要?处于相同行业结构和市场机会的企业为什么差别很大?只有能有效解释这些问题的企业理论才会有生命力。

以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行业结构和市场机会,也就是竞争优势外生论。随着时代发展这种理论逐渐暴露其不足,同一行业的企业往往面临同样的市场机会,但其赢利能力相差很大,有的相差3到5倍,这个差距还有变大的趋势。

为了解释这些问题,对传统理论修正就产生了资源学派,其核心观点是企业的竞争优胜来源于其拥有或能支配的资源,如土地、设备、资本、人力等,不同企业占有不同规模、不同组合的资源,就产生了不同的经营规模和效益,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不足。但市场发展越来越完善,土地、设备、甚至人力资源等都可借助资金通过等价交换从市场上获得,由此可见竞争优势和对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透过资源这个表面现象我们可发现实际上是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着这就是企业能力理论。

追踪溯源企业的能力根源于企业拥有的知识,包括发现市场和识别市场机会的市场知识、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科研开发能力、将个人创新整合到新产品中去的能力、将企业生产的知识产品推向市场、传播知识的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组合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就是说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发现市场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企业资源发挥效率的程度也和企业拥有的知识密切相关;拥有自己核心能力的企业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从而形成独特、持久的竞争优势。这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基本观点。

企业知识理论是近年产生的一种新思想,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甚至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它对企业的基本特征和行为提出了全新的解释,并试图对主流企业理论没解释的问题给予说明。本文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在充分肯定知识对企业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信息以形成个人知识,并支持、鼓励个人将知识应用、整合到组织产品和服务中去,最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对市场反应速度的管理理论和实践。 

企业知识理论是从分析知识的特性开始的。一般说来,知识具有以下特征:默会性。尽管有些知识能以文档、数据的方式显性地描述出来,但企业利用的大部分知识是隐性的,隐藏于职工头脑和实践中。如一位熟练工匠将其操作诀窍和经验明确表达出来,学徒只能靠实践摸索才能从工匠那继承知识;再如很多公司,特别是以东方文化为支撑的日本公司就采用轮岗制要求管理人员到各部门实践对企业知识和核心竞争力有更清醒的认识。 可共享性。在使用上知识不象土地、固定资产那样具有排他性,知识能为很多人和企业同时使用,而且共享知识的人越多、知识的价值越大。 分布性。知识浩如烟海,每个人所了解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但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紧密合作就能完成一项大工程。 可占用性。发现具有市场价值的知识产权耗资巨大,而且不一定成功,具有很大的风险,因此国家一般有相应的机制保护知识产权。企业的通过申请专利、保密和挽留关键职员来保护自己的知识。

知识的这些特征和企业使用知识的方式能很好解释企业理论所关心的问题。

1 企业的存在。企业知识理论将企业看作知识一体化的制度。企业生产要投入设备、土地、人力,但最重要、最能决定产品价值的是知识。但知识是由个人所掌握的,并专注于某些特定领域,知识的专业性决定了生产活动需要拥有不同类型知识的各类专家的共同协作和努力,组成按“团队生产”的组织形式。企业要顺利维持生产,就需创建并维护一种环境让不同知识背景的员工集中使用各种专业知识,实际上就是一种知识交流、转移和共享的环境,创造产品价值。

2 企业之间的异质性。企业各不相同就是企业的异质性。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异质性来源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和知识水平的不同。由于各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吸纳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不同性格的员工,这些员工的交流时间和交流方式不同,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的多少和有效程度不同,企业的知识积累数量和方向不同,导致企业使用和配置资源的方式不同,于是生产成本不同,利润也不可能一样。有些企业能有效利用、集成员工知识和创新形成独具特色和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并与产品研发、质量管理、营销体系、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市场中逐步成长壮大。

3 企业的协调。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更倾向对分散组织成员的目标进行折中而产生的合作问题。企业知识理论认为除了协调企业成员统一工作目标和减少机会主义外,更多协作体现在知识的一体化合作上。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和服务,需要各种知识专业人士的知识共享、交流和流通,即便是他们的目标一致,也有共享和交流的知识愿望,由于知识本身的默会性和分布性,有效进行知识一体化也是相当困难的,这就更需要协调,并提供一种良好的机制(包括企业文化和相应的辅助工具)让每个知识员工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知识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进行企业管理必须重视信息管理和以此为基础的知识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管理就是知识管理。企业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企业管理要创造一种环境让员工人尽其才,包括对知识管理友好的企业文化的创造与相应激励机制的建立,促进个人显性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个人隐性知识的共享和显性化,并将这些知识有效地转化到产品和服务中去,一个有市场生命力的产品往往包括多项创新;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物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须了解物品的相关信息和知识;企业管理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的进展和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的配置,这也可归结为项目知识、信息的管理,并结合认识部门对员工专长的认识为不同工作配备具有不同知识专长的人……。总之企业管理的一切方面都可归结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这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 知识的吸收与创新。企业组织从员工身上吸取、整合知识形成组织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基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从市场和顾客中挖掘知识是企业市场成功的关键,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普及,人们的沟通可随时异地以很低的成本进行,企业可接触到前所未有的信息量,从中吸收市场知识使企业快速跟上、领导时代潮流,忽视这一点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应用旧知识进行创新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2 知识的维护与保护。知识是企业配置资源的基础,企业必须通过适当的手段,如建立知识仓库和检索系统来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并将部门的最佳实践迅速传递扩散到整个公司。在追求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外界保护企业知识。

3 知识的传播与共享。目前比较常用的两种方式是推技术(push technology)和拉技术(pull technology),前者采用类似邮件的方式给员工提供学习材料和参考资料,后者一般通过检索工具查找知识仓库来实现。

知识集成是企业存在的基础,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企业管理的新境界。



作者:中国知识管理体 杨新华来源:《中知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