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经济学 >

经济全球化的“陷阱”分析―――兼谈我国政府

时间:2010-08-08 18:43来源:盼盼的家园 作者:味精 点击: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发达国家自不必说,它们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体与首推者,而发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发达国家自不必说,它们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体与首推者,而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全球化的潮流,希冀以此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但笔者在此所要涉及的一点是:发展中国家请走好,当心经济全球化的“陷阱”。这似乎是盛世危言、不合时宜的,但亚洲金融危机的事实却印证了这个道理,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亚洲金融危机正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一、从发展中国家角度看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出现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经济全球化相对于非经济全球化而言,是一种制度创新,该制度的形成是缘于它能提供的相对于非经济全球化更多的实际和潜在的利益。在这种制度框架下,国家经济主体的视野已不再局限于本国一隅,而是能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优势,并进行配置。在经济现实中,我们也看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日益享受到由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高质量的物质产品、高素质的无形服务,日益享受到由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高效、利润和发展机会。但我们还应看到另一面,即经济全球化不仅能够带来诸多好处,同时也能带来坏处,甚至能形成经济全球化的“陷阱”。因为发达国家经济起飞的发展路径以及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的实践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并非“救世良药”,如果用“剂”不当,甚至能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陷阱”,乃至引发经济危机,导致经济全面衰退。 

    (一)发达国家在赶超发展阶段的路径启示 

    经济全球化的首推者是西方发达国家,但这是否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是依赖经济全球化而进入发达国家之列呢?其实不然。以美德两国为例,实际上,它们在经济起飞阶段都推行了保护国内市场的政策,只是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乃至能与发达国家抗衡时,其贸易政策才发生相应变化。在18世纪,英法是当时的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美德两国当时只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相对弱小。为赶超英法两国,1791年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了著名的《制造业报告》,并指出为使美国经济赶超英国,应保护美国的幼稚工业,此后为阻止英国商品的过度竞争,美政府把平均关税率从19世纪初期的20%提高到1865年的47?9%。而德国的做法是,为支持德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铁血宰相”俾斯麦提高关税的总体水平,并相继执行了旨在保护国内市场的其他措施,如:设置进口配额、征收各种国内税等。直到后来,美、德的工业发展水平在保护国内市场的政策扶持下,才有了较大的飞跃,并在短期内赶上了英、法等发展较早的资本主义国家。总之,发达国家在早期的历史路径表明:完全开放国内市场的经济全球化模式并不是赶超型发展国家的必由之路。 

    我们应该明白,发达国家之所以积极倡导并推进经济全球化,其目的济环境、相对提高了经济素质。其实,从本质上讲,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的用意只是在于:利用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强大的经济、技术优势,尽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其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主动权,以实现国家利益极大化的目标。 

    (二)经济全球化所附带的高风险性及发展中国家的不成功实践 

    1?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全球金融一体化,使世界经济具有很高的投机性和风险性。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生产和管理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革,国家疆域对世界经济的约束力减弱。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使得资金的跨国流动成本日益降低,流动效率得到提高;与此同时,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又反过来促进了资金的全球流动,其结果是:虚拟资本急剧膨胀,金融资产总量及其增长与实际生产总量及其增长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虚拟经济与实质经济严重脱节。目前,全球每天的外汇交易高达1.5万亿美元,而现实需求至多只有300亿美元,占外汇交易总量至多达2%,其余的大量国际资金流动,目的纯粹是为了套取利差和汇差等投机利润。据统计,目前国际游资已达7.5万亿美元,相对于全球???的1/4强,这些投机性很强的短期游资始终像幽灵一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徘徊,危机一旦爆发,危害巨大,增加了这个世界的不稳定性。 

    我们知道,过度投机往往伴随着市场的无序化和高风险,这必然会破坏市场的效率,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提高国际融资的成本,最终必然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这正是经济全球化“陷阱”的根源所在。 

    2?发展中国家的不成功实践。对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不少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很高的热情,在二战后不久,各国就积极致力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以此作为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前奏。在过去数十年里,发展中国家已创建了近百个区域性经济集团,如:东南亚国家联盟、阿拉伯国家共同市场、安第斯条约集团、中美洲共同市场、西非国家共同体等等。然而,发展中国家是否藉此取得经济上的成功了呢?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发展区域集团乃至实现经济全球化并没有藉此取得成功,甚至还陷入了这样一种“怪圈”,即:经济落后―→发展区域集团―→贯彻经济全球化政策―→出现经济泡沫―→泡沫破灭―→经济衰退,我们把它称为经济全球化的“陷阱”。韩国、墨西哥的经济实践便可以证明。 

    韩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初衷是为了分享经济全球化的丰厚利益,然而其实践如何呢?韩国在经济全球化初期,利用其人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取得了对外贸易的繁荣,并维持了一段时期的高速经济增长。但暂时的经济繁荣掩盖了韩国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并导致该国政府错误的经济决策。一方面,韩国为加入世界经合组织,轻率地放松了资本项目管理,不加区别地盲目引进外资;另一方面,韩国政府片面强调外向型经济取得短期利益,不注重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结果导致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的劣势,乃至爆发了目前仍在持续的严重经济危机。 

    墨西哥的经济实践,也是令人深思的。该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过高估计了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以至于制定并实施了忽视自身积累、过度依赖外资的经济政策,同时为尽快加入当时的关贸总协定(即今???),不顾本国宏观调控能力所限,过早开放了本国的资本市场,致使国际游资大量涌入,推动泡沫经济增长,当一遇不利情况时,这些游资又迅速出逃,最终该国终于发生了1994年、1995年的严重经济危机。 

    (三)对经济全球化的思考经济全球化会带来风险与动荡,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实践也似乎表明,发展中国家不宜采用经济全球化政策,因为存在经济全球化的“陷阱”,但这是否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应摒弃经济全球化,重新回归“闭关锁国”呢?否也。笔者认为,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要客观全面,毕竟经济全球化这种制度在世界上已被运用了近两个世纪,纵然在经济全球化初期仍存在“闭关锁国”的路径依赖,但实践表明经济全球化已冲破“闭关锁国”的制度惯性制约,是经济运行的高级形态。应该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在带来风险与动荡的同时,也带来高效、利润与发展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的“陷阱”更是发展中国家自身原因所致,是由于发展中国家不顾自身现实,错误采用经济全球化政策所致。我们知道,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产业结构素质低下、抗风险能力弱;经济规模相对弱小,具有易受操纵性;等等。发展中国家的这些特点决定,在经济起飞阶段,发展中国家不宜完全放开国内市场,而应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同时注重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在放开国内市场时要注重策略性,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循序渐进地确定适合于自身的制度安排,比如:可先实行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待时机成熟时再实行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在实行经常项目自由兑换时,可参照发达国家早期成功的经验,设置相对高的关税水平、非关税壁垒,以保护国内稚嫩产业的发展;等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说明经济全球化“陷阱”的存在,并不是否定经济全球化,其重要用意在于加强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风险与动荡的认识,强调制定政策特别是关于经济全球化方面政策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因为只有切合实际的政策安排才能恰到好处地推动经济飞跃成长,而不至于冒高额风险成本,最终功亏一篑。 

    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我国政府的对应策略 

    自1978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我国便一步一步走向经济全球化浪潮,20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中国的经济开放战略是成功的。其成功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坚持了渐进式的、务实的外向型战略。直到1994年我国才实行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资本项目至今仍处于管制之下不能自由兑换。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务实的策略,才使我国在去年乃至延续至今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免受国际游资的冲击,免于遭受被袭击破落的命运。但鉴于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与动荡,为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目标,我国政府应采取如下几项策略: 

    (一)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 

    国家经济安全主要是指一国经济免于因生态危机、经济不稳定、失业、金融市场紊乱、通货膨胀、大规模的贫困、商品不安全等的冲击而处于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状态。我们注意到,在来势凶猛的全球化浪潮以及已经发生和潜在的金融危机面前,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已日益成为我国政府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之一。借鉴美、日、俄等国在这方面的经验,笔者认为,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确定一个负责国家经济安全的部门。该部门应具备如下几项职能:(1)监测、预测并报告国家经济安全形势;(2)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定期提出《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报告》;(3)从国家安全角度提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方针、政策和策略;(4)依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提出我国防范和应对损害国家经济安全的具体措施。 

    2?建立国家经济安全的联席会议制度。该联席会议应由国务院领导同志主持,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国家经贸委、外交部、安全部、国防部、外经贸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务院主要部门参与。 

    3?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功能在于及时反映国家经济的异常征兆,以给决策部门以指导,及时采取措施,将显性或隐性的损失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4?建立必要的储备和保障体系。建立该体系的目的在于将国家安全遭到损害时的经济损失减至最小,防患于未然。5?在适当时机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法规。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不能单靠政府的力量,还应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法规,以法律刚性,给妨碍国家经济安全的行为以“硬性”制约。 

    (二)发挥经济政治大国的优势,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为此,我国政府应在如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1?倡导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建立结构合理、基础稳健的国民经济,并保持足够的即期支付能力。其中,调整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即设计稳健的产业结构,清除经济泡沫,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外,即合理利用外资,控制债务规模,保持国际收支的长期平衡和足够的即期支付能力。 

    2?倡导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加强彼此之间的政策协调,保持政策的一致性,以使国际游资难以对不同市场进行各个击破。 

    3?倡导世界各国适当提高国际资金尤其是短期资金流动成本。英国经济学家托宾曾建议对外汇交易征收不超过5%的税金,这样做对长期投资的影响不大,但对频繁流动的国际游资,却可以有效地提高其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交易的频繁程度,削弱市场的过度投机。当然,不一定要采取直接征税的方式,但完全可以通过增加国际资金流动成本的经济手段,控制过度的投机。 

    4?倡导世界各国提高国际资金流动的透明度,建议各国货币当局彼此之间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监管信息系统。 

    (三)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提高虚拟经济对实质经济的支持度 

    1?要改变传统的监管手段,放松对金融的直接管制,加强以促进金融业谨慎经营为目的的风险监管,保证金融业的效率和稳定。需要指出的是,放松管制并不是不要监管或者放手不管,而是在放宽一些管制的同时加强某些监管,或者在微观上放松一些管制,在宏观上又加强某些监管。从限制竞争改为促进公平竞争和提高安全性并举,在保证金融业稳定的前提下放松束缚金融业合理竞争的过度管制,寻求保证金融业效率和稳定的最佳均衡点,达到对金融运行新的控制,而风险监管则正是适应这一要求产生的新的监管方式。 

    2?要努力实现金融监管国际化,改变单项协调的管理策略,采取综合性、国际性的监管策略、监管政策、手段,以与全球化发展趋势相一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a.监管对象应包括国内金融业、国内金融业的国外分支机构和本国境内的外国金融机构;b.监管内容应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出现的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c.监管手段应比照国际标准,监管法规和会计、审计制度均应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2〕朱雁:《全球化与新规则》,1998年10月8日《国际经贸信息》。〔3〕徐剑明:《经济全球化:令人生畏的双刃剑》,《经济学消息报》第40期。〔4〕王伟东:《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监管》,《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9期。〔5〕江东等:《经济全球化时代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的几点看法》,《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年第8期。〔6〕文富德:《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8年第4期。(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责任编辑:花永兴)42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