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对北京IT产业利用外资的影响
2001-09-14
一、利用外资与北京市IT产业的发展?
北京IT产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国际合作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成长历程,PC业的联想、方正,网络业的搜狐、新浪,软件业的用友、科利华,集成电路业的首钢日电,这些担当北京IT产业今日脊梁的名星企业,大多数是在与外商的合作、合资中成长起来的。利用外资对北京IT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已远远超过了融资这一狭窄定位。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外资就没有北京IT产业的繁荣。据统计,2000年北京电子计算机制造业产值的90%、集成电路制造业产值的90%、数据处理业营业收入的50%、软件开发业营业收入的42%都由三资企业创造,同样,北京IT产业的出口额、利润额也高度依赖于三资企业。因此,北京IT产业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
二、加入WTO后北京IT产业利用外资的原则?
1、融智大于融资?
2、利用外资而不是被外资利用?
3、风险资本与产业资本并重?
三、加入WTO后北京IT产业利用外资的基本思路?
1、高度重视引进境外风险资本的工作?
目前,发展国内风险资本的呼声很高,但预计未来5年内,发展IT产业的风险资本仍应以境外风险投资机构为主,原因有三:?
(1)退出渠道瓶颈。国内二板市场建立和完善尚需时日,国内风险资本难以有效地退出创业企业,退出渠道的狭窄决定了国内风险资本不可能有很快的成长。相反,国际风险资本可以有效地利用美国NASDAQ市场或香港创业板市场,退出渠道可有更多选择。?
(2)人才短缺瓶颈。目前及将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本土这方面人才短缺的状况不可能有大的缓解。
(3)管理技术瓶颈。中国风险投资机构规避风险的意识远远高于境外投资机构,他们投资取向的低风险、低回报特征不利于促进IT产业的成长,IT产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种子期一般不易取得国内风险资本的支持。?
2、把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R&D机构作为利用外资工作的重点?
北京IT产业活力不能再靠商贸经营支撑,中关村的核心应是活跃的技术创新,而这却是中关村IT企业普遍的弱点。高新技术产业没有高新技术,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这样的一个群体在加入WTO后国际竞争本土化、白热化的环境下,是难以保持长久的繁荣。中关村迫切需要跨国公司R&D机构的大规模进驻。
3、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全方位吸引与IT产业相关的境外投资?
在创造投资环境方面,政府和企业各自承担着不同责任。政府的职责是制度供给和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体系已经为引进外资创造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除需要补充少数政策外,目前的关键是怎样认真落实已有政策。微笑、周到、善解人意的服务是比单一优惠政策更令人温暖的政策,这需要从改善人的素质和待遇着手,对工商、税务、审计、计划、财政等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改革与培训。通过制定严格的执法法规,杜绝工商、税务等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的执法弹性。?企业的职责是建立产权明晰、财务透明、管理规范、激励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中关村利用外资的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利用外资成效低主要在于企业制度不规范,产权不明、财务不清、主业不突出、技术平庸、激励机制不健全。这是目前中关村多数企业的通病。管理规范的企业有限,优秀管理人才(团队)欠缺,导致进入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筛选目录的企业很少,同样,跨国公司也无法寻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因此,目前中关村引进外资的关键步骤是改造企业,促使企业加强管理、规范化运作,政府的政策也需要为引导企业改革创造优良的环境。?
四、加入WTO后北京IT产业利用外资政策建议?
1、对跨国公司在京设立R&D机构实行优惠政策?
2、鼓励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对在京的IT企业投资?
3、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创造更加优惠的创业环境?
作者: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王允贵来源:中经网?联合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