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经济学 >

虚假财务报告现状分析

时间:2010-08-08 18:47来源:盼盼的家园 作者:饺子 点击:
虚假财务报告现状分析 虚假财务报告的理论界定 财务报告是企业向外界传递自身经营活动情况信息的一种载体,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
  

虚假财务报告现状分析 
虚假财务报告的理论界定

财务报告是企业向外界传递自身经营活动情况信息的一种载体,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包括数据化信息和非数据化信息。数据化信息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有关数据,非数据化信息如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报表附注等。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主要有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临时报告。 

虚假财务报告是指未能遵循财务会计报告标准,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歪曲地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作出不实陈述的财务会计报告。其后果是将会误导信息用户的决策方向,引起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将会破坏市场游戏规则和增加市场交易费用,对经济造成巨大破坏。 

从形成的性质看,虚假财务报告有错误型虚假财务报告和舞弊型虚假财务报告。错误型虚假财务报告是指无意识地对企业经营活动状况进行了虚假陈述,在主观上并不愿意使财务报告歪曲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这主要是由于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引起的错误,比如经济业务的遗漏,对会计政策的误解等。而舞弊型财务报告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的而有意识地偏离会计准则和其他会计法规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虚假陈述的财务报告,它是利益集团或个人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一种有意作为,是一种损人利己行径。如不特别强调,本文讨论的虚假财务报告指的就是这种舞弊型的虚假财务报告。 

从内容上看,虚假财务报告有财务数据虚假和非财务数据虚假两种虚假财务报告。财务数据虚假的财务报告是最常见的,如企业虚计资产,少列负债,虚增利润,少扣费用等。非财务数据虚假的财务报告是指对非财务数据进行虚假表述,在上市公司中对公司成立时间的虚假披露,对关联方关系的虚假陈述等都属于此类。这种虚假陈述同样可以使企业达到其造假目的,也散见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违规案件中。 

从类型上看,虚假财务报告主要有上市公告书虚假、招股说明书虚假、年度报告虚假和中期报告虚假等类型。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主要是财务报表虚假。在企业的财务舞弊中,无论出现的是哪一种类型的虚假财务报告,都一样会产生不利的经济影响,引起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无序。

虚假财务报告现状分析

〈一〉资料来源 

我们的资料采集于1996-2001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中的处罚决定,对于1996-1999年的资料我们是通过(www.csrc.org.cn)获得,同时我们将这些数据与陈汉文等(2001)的数据进行了核对,我们增加了一个中经公司案例,另外根据我们定义的虚假财务报告概念,在他们的基础上补充了广深铁路(1997)、中远发展(1998)、蓝田公司(1999)和顺鑫农业(1998)等四个案例。2000-2001年的数据我们通过直接查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的书面发行本获得。这样,通过我们的采集共得到了36个虚假财务报告案例。 

〈二〉现状分析 

1.虚假财务报告的类型分析 

在36个案例中,年度报告虚假披露的有28家,中期报告虚假的有7家,上市公告书和招股说明书虚假的有12家,对有关重大事项未能及时予以公告的有8家。说明虚假财务报告主要是年度报告。因为欺诈上市会影响到模拟报告的真实性,虚增资产和利润、提前确认收入等影响到年度财务报告,而虚增资产和利润是上市公司作假的主要方面。 

2.虚假财务报告的内容分析 

虚假财务报告的内容是指在虚假财务报告中的虚假信息。在这36个案例中,资产虚假有7家,利润虚假有17家,设立时间虚假有3家,股本金和股份数虚假有9家,募集资金用途虚假有7家,支出和负债虚假的有4家,其他情况虚假有15家,包括了虚假陈述股票托管、大股东的持股份额、诉讼案件情况和有意混淆会计报表项目之间的金额等。 

从以上数字不难看出,财务报告中虚假信息的分布面很广,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报告内容。但虚假程度最严重的是利润,然后是资产、资本金和股份数的虚假陈述,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挪用募集资金亦占很大比重。这说明:(1)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利润,粉饰公司经营业绩,以误导投资者的资金去向;(2)上市公司筹资只是一种“圈钱”,并没有好的投资项目,他们在内部资金的压力下匆忙上市融资,当资金到手后却不知如何花,最终资金的用途被改变,更有甚者就直接被大股东侵占和挪用。 

3.虚假财务报告的舞弊手法分析 

一般公司进行财务报告舞弊,都会想方设法找一些不容易为审计人员所察觉的手段和方式来进行,以免被发现遭致处罚和被出示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但在我们的分析中没有发现很高明的舞弊手法,有的舞弊很容易被发现。这些舞弊手法包括: 

(1)虚假确认收入。指上市公司不遵循收入实现原则来确认收入,而是根据需要提前或是退后确认甚至虚假制造收入,红光公司、飞龙实业、金帝建设、中国高科、国嘉实业、大庆联谊、粤海发展、郑百文和琼民源等都属于这种情况。虚假确认收入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提前确认收入、通过不具有产权的资产进行交易虚构收入、在不转移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确认收入、通过循环转账来制造收入到账的假相、确认一年中的部分费用但确认全年的收入以提高利润、少计管理费用、将以前年度的利润计入本期、费用跨期摊配、虚提返利、冲减成本和费用挂账、将借款列入投资收益、将应收股利计入投资收益、合并报表中不抵消内部销售未实现利润、不将分公司经营情况并入会计报表等。 

(2)虚假确认费用或者将费用转为成本推迟确认。例如,东北制药公司把本该作为费用处理的2128万元税金转入产成品成本,留待下年处理,将公司亏损虚构为盈利1995万元。大庆联谊故意漏计费用1058万元。 

(3)利用资产评估调节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例如,渤海公司1996年中期报告称:根据与外商合资的需要,由××会计师事务所、济南市地产交易物业估价所对长清热电厂、渤海康乐城两处产物业进行了评估。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第八条之规定,此法定财产重估增值计入了资本公积金。但事实上跟外商合作的康乐城保龄球馆和以长清热电厂部分转让成立东渤海热电有限公司合作企业尚未注册成立,此时不能将评估增值入账。 

(4)制造假文件,达到舞弊目的。例如,罗牛山在有关部门为其制作了虚假文件后达到了上市条件。蓝田公司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还伪造了两份土地证以及三份沈阳市人民政府地价核定批复,伪造银行对账单,虚增巨额银行存款。如为达到虚增资产的目的,蓝田公司伪造了该公司及下属企业三个银行账户1995年12月份银行对账单,共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占公司1995年财务会计报告(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银行存款额的62%。综艺股份通过地方政府制造假文件和通过审计师事务所编制虚假验资报告,大庆联谊亦通过有关方面制造假文件欺诈上市,活力二八编造1997年2320万元银行进账单称配股资金到位。 

(5)采用调整溢价比例进行缩股。例如,大明公司采用调整溢价比例的方式,对公司的股本进行调节,大明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宣称:“1993年4月10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公司筹委会工作报告、公司章程和股本总额、股权构成及调整溢价发行比例的方案,溢价发行比例为1∶3,公司股本总额为4800万元。1993年5月8日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而其事实上协议规定大明公司的股权证的发行价格为1∶1.2,在股票发行和股权证登记时按2.5∶1的比例进行缩股,将公司注册资本12000万元缩减为4800万元。 

(6)投资收益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例如,广深铁路公司将君安证券公司1996年12月30日以投资收益名义汇给的2000万元,未列入投资收益,并将该2000万元汇给君安国际公司,形成账外资产,违反了现行会计制度。 

(7)漏计支出和债务。例如,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漏记利息支出4758万元,漏记债务826万元。 

(8)提前确认资产。例如,西安圣方对2000年3月出具技术鉴定的2.4亿元无形资产和1999年11月通过技术鉴定的1.7亿元无形资产在1999年10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中确认。 

(9)私自对冲账户款项。例如,西安饮食公司在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同意,在1998年的年报中挂在其他应收款下的回购款分别与短期借款1600万元、一年内到期长期负债2211万元、其他应付款1089万元抵消。 

(10)隐瞒重大事项。例如,佛山照明、中远发展、罗牛山、宝石公司、红光公司、顺鑫农业、蓝田公司、中集公司、嘉宝实业、西藏圣地和活力二八、闽福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隐匿重大事项行为。 

4.虚假财务报告的年度分布分析 

从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年度分布来看,1993年有2例,1994年有3例,1995年有5例,1996年有20例,1997年有19例,1998年有12例,1999年有2例。其中有些案例存在连续多年财务报告虚假,如:重庆川仪、郑百文、张家界在1996、1997、1998年连续三年财务报告虚假,琼新能源公司1994年至1997年财务报告虚假,中集公司则在1993年至1998年均未真实完整的披露公司短期投资和相应投资收益,时间长达6年之久。从这些虚假财务报告发生的年份分布来看,虚假财务报告集中发生在1996年、1997年和1998年,尤其是1996年。我们通过(www.csrc.org.cn)查找了1996年-1998年证监会、国务院等有关政府部门规章中与上市公司有关的法规,发现这几年我国上市公司监督管理制度出台的不少,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和完善,加之存在历史遗留问题,而这几年上市的企业又较多,如1996年新上市公司207家,1997年215家,1998年106家,在制度不健全而上市公司数又多的时候,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率高就不足为怪。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