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渠道提高员工的研发“潜质”
豪迈科技有一句名言:努力把公司建设成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奉献社会的理想平台。员工都知道,公司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王钦祥决心搞发明创造,两个月花去公司40多万元。不少人说风凉话,部门负责人也劝说张恭运制止他。张恭运不,他告诉员工,失败了由公司负责,成功了他自己授奖。后来小王真的发明了新产品,这样的事例在豪迈科技屡见不鲜。
为调动全员创新的积极性,公司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重奖科技创新人才。他们积极倡导“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观念,采取多种方式对企业科技创新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奖,对研制成功模具电火花机床的冯民堂总工程师一次性给予25万元的现金奖励。此外,公司每年都拿出20万元,奖励在生产一线小技改上有贡献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管理人才和工人技师,公司采取奖励股份认购权的办法,每年拿出100万元的股份让各类拔尖人才进行限量认购,充分调动了企业各类人才的创新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技术人员和全体员工搞研发的潜质。
豪迈科技始终把产品研发摆到头等位置,对企业员工提出的新产品开发合理化建议和新设计,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推荐到董事会,董事会研究后认为可行,立即成立开发小组。凡列入董事会决策的开发项目,企业供应、生产各个环节纳入优先、速办范围。同时对企业实施扁平化管理,使技术创新减少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研发效率。
豪迈公司适应发展要求,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他们投资1300万元购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加工设备12台,今年又投资2500万元,新上大型工程轮胎模具加工线,扩大半钢轿车轮胎模具加工能力。成立了国内首家民营豪迈电火花机床研究所和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公司还注重与科研院所的联合。一方面根据自己需要委托科研部门搞设计,使机械与现代最新技术相结合,生产高端数控产品;另一方面注重“借脑发展”,先后与中科院、山东大学、国家机械研究所、北京东方嘉志公司、北航海尔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联系,共同研制开发新产品,把提高员工研发潜质的工作做到了企业之外,动员社会力量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
四、38项专利成为企业的“脊梁”
豪迈科技坚持把市场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作为检验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1997年,中国第一台轮胎模具专用电火花成型机床在豪迈科技有限公司诞生,标志着我国轮胎模具进入了数控机械化生产时代,其后该公司又相继研发了轮胎模具专用数控刻字机床、数控车床、电极加工车床及相关软件等系列产品,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2001年,公司充分把握市场空间,以自身在模具制造业的优势,进入轮胎模具制造业,并成为中国唯一一家成套设备供应商,目前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产品畅销欧美日韩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2002年,公司了解到我国汽车子午胎模具加工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引进成本高,而且供不应求,于是公司立即购进模具图纸,逐件进行加工设计,投入300多万元并经过两年努力,最终研制成功利用轮胎模具专用电火花机床加工高档子午胎活络模的新工艺,一举填补国内空白,使公司在短短的4年时间内成功进入国内最大的轮胎模具制造企业前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