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间故事 > 帝王将相 >

浩然正气留人间

时间:2010-07-27 14:59来源:盼盼的家园 作者:panpan 点击: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文物库房里珍藏着毛泽东的两份礼品清单,记载了1958年到1959年毛泽东上交礼品的情况。其中有收音机、摄影软片、龙须草席、人参、鹿茸、酒杯等。这些礼品大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文物库房里珍藏着毛泽东的两份礼品清单,记载了1958年到1959年毛泽东上交礼品的情况。其中有收音机、摄影软片、龙须草席、人参、鹿茸、酒杯等。这些礼品大多是中外友人赠送的,毛泽东按照中央规定,嘱咐工作人员一一造册,上交了国库。
 
  严以律已是毛泽东终生恪守的人生准则。他认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决不能因为自己身份和地位特殊,就有丝毫特殊化的念头。针对国务往来中外国友人赠送的礼品,毛泽东一律不准工作人员留下。1964年,马来西亚客人给毛泽东送来32斤燕窝,他吩咐工作人员送人民大会堂作国宴用,为国家节约开支。还要求大会堂开收据,以备自己检查。工作人员没有办法,只好立马送大会堂,并开了这样一张收据回来交差。还有一次,瑞士友人送给毛泽东两块金表。工作人员见主席平时戴的那块欧米嘎表太陈旧了,就劝他留下一块。毛泽东认为留下这块表就是破坏了自己和中央立下的规矩,就是搞特殊化。他语重心长地对这位同志说:这是送给国家主席的,不是送给个人的。如果你是主席,他也会送给你。我是代表人民的,这种礼品不能收,一定要上交国库。

  中国有所谓"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自古就有送礼之风,遇上节庆盛典,有些人更是趁机大送其礼。毛泽东对这种风气非常不满,认为此风一长,会败坏党风,丧失人心。早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向全党倡议,在党内立下著名的"几不":不作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并发出"进京赶考"的号召,用李自成进驻北京后贪图安逸、骄奢淫侈,最后丧失江山为例,告诫全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继续保持不骄不躁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1951年建党三十周年时,有些部门忘记了七届二中全会的规定,忘记了李自成惨败的教训,纷纷给毛主席、党中央写贺信、赠锦旗、送礼品,毛泽东在一份文件上气愤地批示:这不但是一种浪费,而且是一种政治错误!同年十月,湖北蕲春群众给他送来50公斤过去作为"贡米"的"水葡萄米",毛泽东委托中央办公厅在回信中严厉批评说:钱寄上,以后再不要向中央及领导人赠任何物质,这是我们的党纪所不允许的。他还针对一些地方送土特产给中央领导尝鲜的作法专门委托周总理在一次人代会上对各省领导予以批评。总理说:我向大家转达毛主席的意思,各地向中央赠送土特产的做法是不好的,这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生产出来的果实,我们白吃,这种风气要不得,以后你们谁送东西来,我们一定原封不动退回,而且要批评。在毛泽东看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那种利用特殊身份和地位,居功自傲、贪图享受、营私舞弊搞特殊化的作法是要不得的,是与人民利益背道而驰的。这就是毛泽东的准则、毛泽东的作派,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准则和作派!

  于细微处见精神。一页薄薄的礼品清单,折射出一代伟人两袖清风的人生、廉洁奉公的人生!毛主席离开我们快三十年了,但他的伟大和崇高、他的浩然正气永远长留人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 慈禧受辱相国寺

    公元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西太后慈禧带着光绪和王公大臣...

  • 中国历代名将谱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悠久,本文罗列的是从漫漫长河...

  • 龙城飞将——李 广

    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人。其先祖李信为秦国...

  • 泥马渡康王

    小康王从金营逃出,被金兵一直追到象山县的剡江口。小康王举...

  • 计捉鳌拜

    康熙八岁登基,朝廷内鳌拜专权,今日杀文,明日杀武,吓得索...

  • 屡摧大寇——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8),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军事家。...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