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间故事 > 帝王将相 >

读书楼

时间:2010-07-27 15:00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饺子 点击:
前清北京城翰林院里,有一座金碧辉煌的读书楼。传说,这座读书楼是康熙皇帝给他的一位汉族启蒙恩师修的。 原来清朝顺治年间,四川地方有一个穷秀才,名叫南土林。他为人耿介,
      前清北京城翰林院里,有一座金碧辉煌的读书楼。传说,这座读书楼是康熙皇帝给他的一位汉族启蒙恩师修的。 
    原来清朝顺治年间,四川地方有一个穷秀才,名叫南土林。他为人耿介,忠厚正直。论学问,那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一代才子。可这么一位满腹经纶的饱学夫子,考了一辈子的科举,临了儿还是一个没官没职的白帽子。

    壬寅年,康熙坐了龙庭,开科取士,南士林头发都白了,还不死心,收拾收拾行李卷儿,告别了家人妻女,又奔了北京城了。

    这一回,南士林自己觉得考得特别好,真是字字珠玑,句句锦绣。写完卷子,细细端详,心里美滋滋的,寻思:“这次呀,新科状元虽说还拿不准,那榜眼、探花是跑不了的!待我金榜提名之后,一定要效忠皇上为百姓们做事,闹他一个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老夫子越想越乐呵,也没走心,随手就把“四川南士林”五个字写在卷首上了。兴头上,墨蘸得多了,手腕子一嫖劲,笔锋一甩,得!把挺大个黑墨点子甩到南土林的“士”字上了。南士林连忙拿笔去描那个“士”字,嗨!不描还好,越描越糟糕!等描完了一看呀,那哪儿还象个“士”字,简直就象在“南”,和“林”两字当中蹲着一只长膀儿的黑老鸹!

    南土林这份堵心可就甭提了。敢情这回又白忙活了。这要光是不中还好了,弄不好主考大人把卷子给皇上一看,皇上说啦:“喂呀!这个举子真会逗啊,没事儿在科考卷子上给我画老鸹玩哪!来呀,拉出去砍了!”那不全玩完了吗?因为科举时代,污了考卷是有罪的。

    想到这儿,南士林一咬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老夫子把卷子团把团把,塞进袖筒子就开溜了。当他出了考场大门,再一摸袖子,坏了,那要命的卷于没了!回考场找去?不敢!直接回四川老家?不行!咋办呢?店钱还没算呢!我南士林堂堂君子,圣人门徒, 不能让店主东骂我是赖账小人。这就赶回店算账,偏赶上店主没在,南士林傻等到傍黑天儿,才算结上账,总归其欠人家五个大子儿,南士林把长衫几扒下来顶给人家了。
 
    南士林扛着行李卷儿刚一出门,迎面来了一个差官打扮的汉子,带着一伙子随从,还押着一乘轿于。那差官冲着南士林就打听说:“请问,这店里可住着一位四川来的南士林南老先生吗?”

    “对啦!我就……”南士林刚一张嘴,想说“我就是南士林”,立时又咽回去了。他没了长衫儿,一身短打扮,不好意思见人,再说你知道这帮差人是干什么来的? 万一......不行,不能承认,老夫子多了个心眼,改口说,“对呀,我就是不知道他在不在,你们里边儿瞧瞧去,我这儿有要紧事儿,少陪,少陪!”说完,冲着差官一拱,借势把脸一挡,转身就要走。

    这当口上,偏巧店主东出来了,手里头还拎着一件大布衫子,大嗓门儿地吆喝:“我说南士林先生,这么凉的天儿,你还是把长衫穿上走吧。欠我的店钱吗,嗨,我信着你了,三年后你再来赶考时算!”

    差官一听,敢情刚才这位就是南士林呀,老夫子有两下子,撒谎都没见着脸红!转身拽住南士林,随从们一拥而上,不由分说,把老夫子塞进轿里,抬了就跑。南土林急得在轿子里头直跺脚。不一会儿工夫轿子来到了一座大院子中。

    南士林下轿一看,这个地方可太好了!玉阁朱门,雕梁画栋,一看就知道是个豪门世家的府第,心中十分惊奇。

    既来之,则安之。南土林在这儿一住七天,这家的主人就是十不露面。走吧,门口儿有人把着,呆着吧,老夫子是憋得直转磨磨儿。下人们一日三餐,好吃好喝好待承,可就是一问三不知,谁也不开口。南士林来了酸脾气,把送来的吃喝掀了满地,发话说:“你们家主人要是再不出来,我就不吃不喝,擎等着让你们给我收尸吧!”

    这一招儿真灵验,南士林刚断了两顿饭儿,这家的主人就露面了。原来,主人是一位举止端庄的白发老翁。这老翁满脸赔笑, 自称姓金,说是只因家中有一个八龄侄儿,欲求南老先生指教课读,故派下人们迎先生来此。”

    南士林听了这个气呀!自打盘古开天地,还没有听说过有半道儿上抢老师的呢!把脑袋摇得就跟拨浪儿鼓似的,说什么也不答应。

  金翁赶忙道歉说:“先生休怪老朽行事鲁莽。只因我在朝中听说皇上捡到一张先生的污卷,欲降罪查办先生,老朽爱先生之才,无奈出此下策,将先生劫请来此,如今圣怒已解,方敢出面倾心相求。”说完,双手呈上一封书信,南士林拆开一看,竟是家人的平安书信,说是已接到京师金大人送来的黄金百两。望他安心在京教馆,三年后就地重考,不必挂念家中。

     南士林这才知道金翁是一片好心,诚心求教,怎好不应?正在沉吟,金翁已将侄儿唤来室中。这孩子前发齐额,乌珠金冠压发,云龙锦袍护身,浓眉大眼,器宇非凡,见了南士林抢步上前,恭恭敬敬打了千儿,口称“恩师在上,弟子金童有礼了!”

   这一声“恩师”叫得是又甜又脆,叫得南士林打心眼里往外都是喜欢,忙连声应着,扶起了金童,一把搂在怀里。从此,南士林就留在金府,每日专心教授金童功课。

  金童每天都要到正午过后才来上课,但他天资敏慧,聪明过人,无论什么功课,一点就通,一听就会。每天听完正课,就是猴在南士林怀中膝上,磨着老师给他讲历代圣君英主平定天下,治国安邦的故事。听到高兴处,便拍一双小手,哈哈直笑,亲自给老师倒茶倒水,解渴润喉。这爷儿俩对脾气,处得甭提多热火了!

  转眼三年过去,又到大比之年。南士林有心辞课赴试,又舍不得金童。这一天讲课时,南士林让金童背书,金童却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南土林生气地说:“圣贤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你现在不好好用功,长大焉知其可用也!”说完,举起戒尺,就要责打金童。那戒尺举得虽高,落在金童手心也只好算是给他挠挠痒痒儿罢了。金童却“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南士林本来就舍不得打他,忙扔下戒尺,把金童抱在怀里,一边给他吹手心,一边心疼地说:“好孩子,别哭!老师也是为你好啊,手还疼吗?”

  金童让南士林一哄,哭得更委屈了。南士林问了老半天,才知道金童是因为听说老师要走,心里舍不得,才无心背书的。南士林忍不住老泪纵横,决心不去赴试,再教金童三年。金童听说老师不走了,这才破涕为笑扯着南先生的胡子耍开了娇儿:“老师赶考,不就为了中状元吗?赶明儿个金童送一个状元给老师!” 南士林只当是小孩子的玩笑话,也根本没往心里去。

  又是三年过去了,金童学业大就。南士林求见金翁辞馆,金童听说老师真地要走了,匆匆赶来说:“恩师,弟子今年欲陪恩师同赴秋闱,望老师宽心再住几日!”南士林不忍拂金童美意, 点点头,答应了。

  一连几天过去,金童忽然来见,笑着说:“恩师,今天皇上要在太极殿召见新科状元,我陪恩师先去赏光如何?”

  南士林一听,好嘛!新科状况都点出来了,还考个什么劲儿的?我不是让这个小顽童给骗了吗?心里头一着急,顺手拿桌上的戒尺,冲着金童就摔了过去。小金童,不慌不忙,一个仙鹤亮翅,伸手按住戒尺,笑嘻嘻地,撒腿就往外边跑。南士林大喝一声:“无义小子,你胆敢耍戏老师,今儿个我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你!”说完跌跌撞撞地追出了书房。

  这爷儿俩一前一后,紧追慢赶的,不大一会儿,金童忽然不见了。南士林收住脚步,喘吁吁、气哼哼地往左右一看,噫!这不是金銮宝殿吗?我追学生怎么追到这儿来了呢?可把老夫子吓坏了!车回头,磨转身,刚想开溜就听殿上金钟轰响,玉壁齐鸣,金爪钺斧两边列,文武百官入朝班,掌朝皇叔代圣上传旨:“宣新科状元南士林上殿面君哪!”

  南十林顿时吓了一跳,只当是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了。自己今年连考场的大门儿都没挨着呢,可打哪儿来的新科状元呢?这该不是作梦吧?这时候,也不容他多想,早有两名小太监过来,客客气气地把他扶上了金殿,就听皇上在龙书案后高声说道:“南士林贤良方正,诲人不倦,今日高中魁元,朕赐你一方宝物,可拿回去细细观赏,下殿去吧!”说完,让小太监把一个用黄绫包裹的长方形物件交给了南士林。

  南士林稀里糊涂的,让那两个小太监又搀下了金銮殿。回头打开那黄绫包儿一看,嘿,你猜是啥玩意儿?原来就是老夫子刚才用来打金童的那方戒尺。戒尺下面还迭着一个纸折,老夫子再一看呀,正是那六年前被画了老鸹,又丢在考场里的考试卷子!

  这事儿我不往下说,大伙也都明白了。金翁就是皇叔,金童就是康熙八岁登极坐殿的皇帝。

  后来,南士林奉旨供奉翰林院,忠心耿耿,扶保康熙皇帝,康熙特意为他在翰林院起造了读书楼。那块曾经打过真龙天子的戒尺,和那张画着老鸹的考试卷子,就一直用黄绫包裹,供在读书楼上。

南士林死时,康熙皇帝亲往吊唁,痛哭失声,屈单膝,拜六拜,谢了先生六年教诲之恩。康熙拜汉家落第举子为师,礼贤下士,虚心好学,破格录用人才的事儿传出去后,天下人心悦服,各族豪杰、四海英才,都诚心诚意地为朝廷效命,国事大盛。

  小金童,终于成了威镇东方,赫赫有名的一代英主,史称圣祖皇爷康熙大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 慈禧受辱相国寺

    公元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西太后慈禧带着光绪和王公大臣...

  • 中国历代名将谱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悠久,本文罗列的是从漫漫长河...

  • 龙城飞将——李 广

    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人。其先祖李信为秦国...

  • 泥马渡康王

    小康王从金营逃出,被金兵一直追到象山县的剡江口。小康王举...

  • 计捉鳌拜

    康熙八岁登基,朝廷内鳌拜专权,今日杀文,明日杀武,吓得索...

  • 屡摧大寇——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8),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军事家。...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