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规范化管理范畴很广,涉及各个系统,各个层面,既有物质方面的规范,也有精神文化方面的规范。记不得是哪一位学者说过,学校首先应该是一个“文化场”,而后才应该是“教育场”。我对此作过这样的解释:一个学校即使进入假期,人去楼空,或者迁址移校后的旧址,如果身临其境,你如果立刻感觉到这是、或曾经是一所学校,一所非常正规、非常有氛围、有感染力的学校。原因就在于氛围,在于这个“文化场”遗留下来的文化余韵或气息在发挥作用。古人有云:“沽酒客来风亦醉,卖花人去路还香”,说得就是这个原理。
我觉得文化对人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品格气度的影响和教化作用,远比纯知识、纯技能的教育要大,而且应该是无限大。主要体现在它内容的鲜明性,媒体的直面性、无可回避性,作用的潜在性、稳定性、持续性、恒效性。
一、学校文化规范建设首先是办学理念的系统构建——鲜明性和宗旨性。
我校的理念文化包括:办学方案、学校章程、治学纲领、办学宗旨、育人范则、教育模式、特色定位、培养目标和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体态、容止、气质、品行在内的一系列训育规范。
我校的治学纲领是: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成长规律,遵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律,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终身发展,因材施教、个性引导、全脑开发、立体塑造、全面实施人的“社会化”、“道德化”、“现代化”、“国际化”工程,为他们成长为学技兼能、才艺兼长、古今兼博、中外兼通、文武兼具、德才兼优的热爱生活、文明守纪、敢于负责、乐于奉献、善于协作、勇于创造、拥有平民心态、学者品质、绅士风度、领袖气度时代新人奠定健全的人格基础。
我校的办学宗旨是:
以人为本,致力于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终身发展,为学生铺设成人、成才、成功之路。
我校的育人范则是:学技兼能、才艺兼长、古今兼博、中外兼通、文武兼具、德才兼优(我概括为“六兼”)。
我校的训育规范是
(一)校训:广纳博施 兼容并蓄
(二)校风:尊道 敬业 博学 笃行
(三)教风:博施 善导 精究 严训
(四)学风:求真 求善 求新 求美
(五)餐风:卫生 文明 科学 健康
(六)舍风:谨慎 安全 整洁 文明
(七)体态:稳健 协调 端庄 从容
(八)气质:谦恭 儒雅 潇洒 雍容
(九)品行:诚信 孝顺 谨慎 果敢
我校的教育模式是:
双人(人格塑造、人生指导);
两个(个性化教育、个体化教育);
两健(体质健康、体态健美)。
这套模式虽然不一定完全符合各位教育大师的理论系统,不一定合乎逻辑规范,但它确是我三十七年教育实践体验的结晶,是我理解、融会中西教育理念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