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校文化建设 打造一流文化校园(2)
时间:2009-03-17 15:48来源:未知 作者:黑牛 点击:次
我校的育人目标是: 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技能、有文化、有理想,讲礼节、懂进退、明是非、知荣辱,具有平民心态、学者品质、绅士风范、领袖气
我校的育人目标是:
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技能、有文化、有理想,讲礼节、懂进退、明是非、知荣辱,具有平民心态、学者品质、绅士风范、领袖气度的好儿童、好少年。
我相信,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规范的理念,就没有规范的文化,进而就没有规范的教育,也就不可能培养出严谨规范人才。
二、学校文化规范建设应该是多侧面、多角度,互为部分、共成一体的主题系统工程——有序性。
学校文化应该构成学校教育的政治背景、思想背景、道德背景、人文背景,同时也应该蕴含着办学者的理想、信念和学校的发展前景。因此应该是个古今兼惧、经传互补、中外兼容、文理并重、声色俱亮、动静相生、图文并茂、个性鲜明的多侧面、全方位,又互为部分、共成一体的主题工程。
我们依据学校的特色定位,根据学校教育的内在规律,设计了“八大主题文化区”:
一是“理念”文化主题区”:教学楼一楼70平方米大厅的两侧、横梁,展示治学纲领、办学宗旨、育人范则、教育模式、特色定位、培养目标、训育规范、博骏校规和校长寄语。
二是一楼走廊和楼内所有厕所、洗淑间为“国学”文化主题区:走廊展出《弟子规》全文、释文及配套蒙学故事85 幅 ;厕所、盥洗间共展挂古诗、名言、警句、对联等50幅。
三是二楼走廊为“艺术”文化主题长廊,展示师生书法、绘画、剪纸、布贴等艺术作品80幅。
四是三楼走廊为“英语”文化主题长廊,展示出英语会话、格言、幽默80幅。
五是四楼走廊为“名人”文化主题长廊,展出中外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经济、军事等名人及格言80幅。
六是男女生公寓楼为“生活教育”主题文化区,悬挂和展示包括:住宿纪律、行为规范、容止格言、健康标志、科学睡眠、饮食营养、科学饮水、拒绝垃圾食品、科学运动、倡导节俭等31幅。
七是教室为“五角”文化区,即:“英语角”、“国学角”、“艺术角”、“图书角”、“班务角”。
八是楼道大厅为“环境”文化主题区悬挂如“整洁是律,宁静为美”、“慢步轻声,共享宁静”、“爱护花木,呵护生命”、“节约能源,享受未来”等提示性、警示性标牌。
九是校门内外、楼外、路旁、运动场旁,为“教育教学成果”文化主题区,设有不锈钢玻璃橱窗、喷绘等15幅、80平米,展示管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等方面成果。
主题文化的建设,不仅使校园文化更系统、更规范、更有气势,更主要的是把同一类型、同一品位、统一内容的文化载体相对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和阵势,构成一个强大的主题信息场,给读者、观者以强烈的、连续的、持久的信号刺激,有利于印象和记忆的形成,有利于引起思想上、观念上的认同和内化,切实起到了零散、凌乱、缺乏系列文化现象所无法比拟的影响、感染、启迪、引导和强化作用。
三、学校文化应是学校特色的象征——显个性。
在办学之初,我为学校拟定了五项教育、教学特色模式:一是以行为习惯、品格为主要内容的人格塑造和人生指导;二是以科技英语、艺术英语、学科英语、交际英语为主的中英文双语教学;三是以古诗文经典诵读为主要内容的国学人文教育;四是以体育、艺术为主要内容的全脑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五是以分层教学、差异辅导、面对面强化为内容的个体化教育。而且在办学实践中一直在扎扎实实地有计划地实施着。学校文化的规范建设必须为学校特色品牌建设服务,并形成互动互补、相辅相成的协调局面。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