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验管理
1.成立实验小组,领导实验。定期召开由实验小组成员参中的交流会,对实验设计、实施策略和实验中的问题进行定期讨论、研究,及时解决、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和策略。
2.制定管理办法。
(三)实验无关因子的控制
1.选择与对比班教师教学水平相当且责任心强的教师为实验教师。
2.实验班级是实验教师所带的班级,保持与对比班各方面因素平衡。
3.保证实验班与对比班享有同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
(四)实验成果表达方式
1.将实验过程及实验成果写成“实验总结报告”。每一学期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
2.撰写若干篇研究论文。
3.提供实验报告和学生创新能力展示,请领导检查、验收。
四.实验程序
本实验按照:“情景导入----布置任务----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汇报---巩固练习----师生总结-----作品创作----展示评价----引民思维”的程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1.情景导入:要注意创设情境,选取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教学目标的人或事,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布置任务: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任务设置要具体。
3.自主合作学习阶段,要注意设置问题性境,引导去试一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要设置学习坡度,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经过同学间合作共同解决,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形成的活动过程。此时教师应采取扶放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作为真正意义的指导者。
4.学习汇报:通过学习汇报既可以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品尝成功的甜果,又使老师及进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进行调节,补充学习的不足。汇报可采取个人汇报和小组选代表的形式进行,产生激励机制,多肯定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巩固练习:教师要精心设计习题,内容多而杂,要分段练习,统一练习,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使所学知识在练习中得到巩固。
6.师生总结: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各学科,只有当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后,才能进行综合训练,才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师生总结跟共它学科相比要提前。
7.作品创作:教师要精心设计创作题目,进行适应点拔,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完好的作品。
8.展示评价: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通过互评互议,肯定优点,找出不足,可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学习欲望,激励学生学习,同时提高学生鉴赏美、评价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9.引发思维:一堂课的结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龙点睛的结尾,不仅能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提示规律,提炼升华,而且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不断探索。教师的设计课堂教学结尾时要注意其引导性、激励性的作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五.实验步骤:
实验拟用二年时间完成。
1.2001年3月到6月,课题申报确立实验班级,制定实验计划,组织实验教师深入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