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要怎样的校园(2)
时间:2009-12-16 11:31来源:未知 作者:喝口酒 点击:次
所以我们似乎还在等候着,绛县新教育人,在呈现了整体新教育面貌的同时,最终还会把什么样的新教育真谛告诉给我们。 这一刻,对我们许多人来说,
所以我们似乎还在等候着,绛县新教育人,在呈现了整体新教育面貌的同时,最终还会把什么样的新教育真谛告诉给我们。
这一刻,对我们许多人来说,是在睢村小学开始找到的。
在参观的八所学校中,有三所县城小学,一所初中,三所乡镇中心校,而唯一的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村小就是睢村小学。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睢村的得名,就是从村边的深沟(河之洲)上有睢鸠鸣叫而来的。这个村庄曾经上过CCTV,因为它保留了一个有意思的婚嫁习俗:当村里姑娘出嫁的时候,陪嫁的物品中,有一样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书籍。
在一个崇尚书籍的村庄里的睢村小学,我们可以想象它的书香肯定是以文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整个校园的。更为可喜的是,因为校园现代化建设(有时同时出是对文化与乡土的摧毁)还没有到达这所学校,所以它还保留了山西村级校园那种雅致的院落风格,而那些已然成为浓荫的道旁雪松,也是这次我们参观的所有学校中最高大、最浓郁、最自然的。
听陈东强局长讲,睢村小学的校长是一个极低调的人,不像大多数校长看见上级领导会自然客气地迎上去握手表示欢迎,这个村小的校长一见大领导们,就躲到了人后,最后是陈局长把大家(全校也就七八个老师)汇聚起来,和朱永新老师等人合了个影,也作这一段记忆,一个书香村庄与书香校园的一点佳话,留在它的小小的历史里。
虽然也布置了讲解,但是在这所学校,大家没有跟随讲解员,而是一进校园后,就各自凭着嗅觉,去各个地方转悠、寻找了。
有太多的细节,浸染着一种叫“润泽的教育”的气息。
整个学校每个年级一个教室,都独立成院,一条雪松成荫的道路贯穿起整个校园的六个教室,和一些附属教室。
没有大喇叭,每个年级古旧的砖房上,各有一个小小的金属音箱(除非你仔细找,否则还不容易发现它们),于是整个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雪绒花》的音乐,低低的,像这个白雪覆盖的日子。
每一间教室都如此朴素,北方的平房,布帘,外墙上的砖都没有涂上泥灰,每一块砖的棱角都露着,但用浅绿色涂料,涂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在每一间教室的门口,都有着已经开始泛黄的童话装饰,这些都是新教育人的密码。每一本书之后,每一首诗之后,都有着一个传奇,都有过这个教室里的师生特有的共同穿越的经历。
我偶然闯进了三年级的教室,看见墙上有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的介绍,就问孩子们读过哪些金子美铃的诗,学生说老多呢,我说会背几首么?结果孩子们错错落落地背了几首——应该说还比较稚嫩,但是这可不是事先背熟了来给我们看的。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那种自然、放松、快乐的样子,让我们相信,他们在这样的教室里,这样的校园里,在过一种朝向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后来又在高年级的教室里,看到农历天空下的中国古典诗词课程,以及美国诗人狄金森课程的痕迹。
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是雪是那样洁白,覆盖着整个校园,宽阔的操场上,白得像一个童话场景。
只是雪松已经如此浓郁,而小音箱里的音乐如此自然流溢。于是不免遥想:无论那个季节,走在这林荫道上,一定会让人沉静下来,想到诗,想到书吧?
只是老师们和孩子们如此朴素,没有人特别地炫耀什么,大家都觉得就这样跟随新教育走了几年,在原来的书香传统上,让它更浓郁与芬芳了。
但是许多个来访者私下里对我夸赞着,有人说:他看到了,这里有真正的新教育。
出了睢村小学,我们驱车到城内小学——其实是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小学,学校正处在县城最边际的地方,站在教学楼上了望,就能够看到城外那空旷的田野了。
我们曾在城内小学“深度驻扎”,进行田野培训,和孩子们一道穿越了诗歌与童话,我关于《小王子》的解读,一个五年级孩子关于《千屈菜》的感人运用,就是在这个学校里。
没有了睢村那历史的积淀,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开始创造一切细节的校园。
墙上,并非没有标语与图片,但那并不是时髦的抄袭,因为那是一本本师生共读过的书,一首首师生共同吟唱过的诗,以及师生们和我们这些来访者共同编织、创造出来的共同的语言与密码。
没有豪华的装饰,居然说那个漂亮雅致的校长室,是樊丽艳校长亲自买了涂料、颜料装饰的,很美,成本价是十元,但是它在教育上的价值,却远胜一切——在校长办公桌的对面墙上,有几个自制的小镜框,其中有一张全体老师的合影。
跳过一切校园的新教育细节吧(这实在是太丰盛的宴席),最后,没有舞台,没有盛装的主持人,校长和老师把我们带到教学楼的台阶前,几十个孩子穿着平时穿的校服,手捧一个蓝色的文件夹——他们要为我们送上最后的诗篇。
而我们,这里有教育局长,有教研室主任,有校长,有省市领导,有各实验区的主持人,则站在孩子们的下方,郑重地聆听他们和四位老师对我们的叮嘱与吟唱。
于是,在白雪开始融化的校园里,我们听到了师生们为我们合唱出的新教育诗篇,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教育,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校园——
古绛新教育
——新教育实验山西绛县实验区现场会学校参观告别诵诗
(城内小学)
女生:
是谁,在我们的头顶
画出这一笔湛蓝的天空?
男生:
是谁,在我们脚下
画出这一笔厚重黄土地?
女生:
是谁把天空的蓝色,和大地的金黄
加在一起,
揉合成这翠绿的生命?
合:
这是古老的传说流传了数千年的唐尧大地。
这是渴望着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古绛天空。
教师:
也许,曾经丰腴的土地,因为岁月的变迁
已经变得苍凉与贫瘠
但是,你看——
在山石组成的路上
浮起了一片小花
她们用金黄的微笑
来回报石头的冷遇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