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正在侵袭着人类的生活。因此加强对学生上网引导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一般来说家长不经常上网,对网络的了解大都不如学生,有些甚至是网盲,对学生上网的引导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学校和老师对学生上网的引导就至关重要了。那么学校和老师应如何扮演这个角色呢?
1.首先,学校应掌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
a) 学生在互联网上接触到有害信息的危险,就像汽车可能出车祸的危险一样,我们并没有因为可能出车祸而不使用汽车,或不发展汽车工业。因此,我们不能杜绝学生接触网络,而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增强学生自我防护的意识。具备条件的学校应当联网,并且宜早不宜迟。当学校联网时应将技术性防范与人为式监管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强人为管理的力度和方式的研究,充分满足学生有效学习的需要。
b)学校可以设置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的教育。信息技术教师应克服单纯技术教育的观点,不仅要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且应当强化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并形成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c)学校组织开展网络技术培训,加强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工作,提高全体教师网络信息技术能力,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使用实效,是学校掌握网络教育主动权的关键。只有当师生全员参与,积极协作,学生学有所为时,网络教育才不会成为教师的负担,家长心中的忧患,网络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并成为支持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有力工具。
2.其次,老师要转化自己的身份角色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在面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讲究的是教什么与如何教,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在网络普遍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开阔,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将不再作为知识的主要传播者,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角色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也就是说,教师自己首先必须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先进的教学工具,会在信息的海洋中甄别是非。只有这样,才能有资格、有能力地帮助学生适应计算机和网络,才能指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知识信息中选择、提取、组织和整合知识。因此,网络教育时代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