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全面、系统、扎实、灵活”。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各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灵活的训练,扎扎实实地提升应用能力。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查出所有理解上的障碍,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
第二轮“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第二轮复习要巩固一轮复习的成果,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深刻理解,并加以完善,经一部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形成综合性知识,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彻底掌握基本知识,使各个知识点整体化、有序化、自控化、实用化,便于指导技能操作,进行思维训练。经过解题复习,使记忆率达到95%以上。
第三轮“仿真、内化、迁移、调整”。第三轮主要是通过仿真性的训练,达到知识的内化、迁移的目的,同时调整知识、能力的结构和应考心理。学生用“尝试回忆法”等把前两轮复习过的内容想出来,强化记忆。回忆一旦进行不下去,立即看书或笔记,接续回忆线索。在回忆的基础上,选择一到两套模拟试题,严格按考场要求进行自考,巩固记忆效果,及时进入考试状态。考生的脑子里不但有了所有课程的框架脉络,而且对于高考试卷的结构、题型也应该有了较深层次的把握。
三轮复习各有侧重点,但并不意味着这三轮复习是互相独立的,其实,在考生复习的过程中,巩固基础、难点重点突破和综合应用是相互渗透,相互掺杂的。每轮复习都要精选练习题,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注重能力的培养。
练习七步法
在复习中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一些关键环节中要有合理模式方法。练习七步法就是在教学中采用的以突出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训练模式。
第一步:练习,一定要让学生限时训练。教师要设计比规定时间数量稍微大一点练习,准确的赋予分值,然后教师在课堂上统一组织,告诉学生要有一种练习即考试的思想,要求他们认真迅速的做完题目。最后留下几分钟下发答案,同桌交换打分,让学生及时知到自己的准确率,在班内形成竞赛比较,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进行限时训练,让课代表及时下发答案、打分,进行比较。
第二步:纠错,首先让学生自己纠错,自己先对照答案进行改错。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到底是知识点没有掌握还是粗心问题,然后自己尽量的找到解题方法。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