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讨论,要分组讨论,大约四至六人一组,最好是前后四个同学一组,并安排组长负责组织计划,组员轮流作为主讲人,将做错的题目进行讨论。经讨论仍未解决的题目再做好标记。
第四步:统计,进行分小组统计,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统计表让课代表将经小组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统计上来即可。
第五步: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出错点进行充分研究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重点讲解,并设计类似的题目或变式练习,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解题能力,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另外我们自己也可以设计一个错题本,将学生出错的题目积累下来。
第六步:整理,学生要建立错题本,让学生将出错的题目以及教师补充的变式整理,比如说出错的原因、解题的思路以及自己做题的一些体会也要写下来。
第七步:回扣,过一段时间可以将积累的错题或者找一些类似的题目再检测一下学生。我们可以将以前积累的题目做成一份试卷让学生练习,这样的训练也可以体现在每周的自主训练中,或者是在单元检测中穿插这样的题目。
通过练习七步法的实施,取得良好的效果:(1)提高了学生的进取心。做完题目学生可以及时知道答案,知到自己的准确率,因此,学生都非常认真的对待。(2)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必须自己主动的做完,自己认真整改之后,才能跟上小组讨论的步伐,因此学生都非常主动的去解决问题。(3)加强了学生的互助合作。同学们一块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4)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课堂上教师讲得少了,但效率提高了,也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