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的提高主要应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而思维品质的塑造则离不开解决具体问题时的思维训练及体验。因此,我们一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培养学生迅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和解题的新颖性、自主性,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以及思维的批判性。
以中学英语教学为例,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规律,可以诠释英语教学的观念思想同教学实践的关系;辩证法的观点可以分析教与学、形与神、死与活、同与异、繁与简、庄与谐等矛盾关系,消除人们在这些问题上的疑惑。用这种思路进行教学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及时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直接为教学实践服务。
其实,哲学思维就像汽车的方向盘,支配着行进的方向;教学思维像汽车的发动机和车轮,推动汽车沿着方向盘指引的方向前进。没有发动机和车轮,汽车就不能前进。但是方向盘如果选错了方向,汽车跑得越快,就会偏离目标越远。可见哲学思维的具体战略、方向性意义,其正确与否,往往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作用。正如战略上的错误无法从战术上弥补一样,哲学思维上的偏差难以用具体的教学思维来弥补。校长如斯,教师亦如斯。因此,我们的教师如果能站在哲学的高度进行思维,并指导教学实践,就能够胸怀世界,立足课堂训练学生的羽翼,让他们有翱翔蓝天的本领;就能够面向未来,着眼当前奠定学生的根基,让他们有长途跋涉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