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一要提高时间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尽可能获得更多的收益;二是要有效实现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真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育情感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既要宏观把握教学模式、教学结构,又要注意教学过程中各个细节、各种行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这几年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就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八个不要”。现就课堂教学中“八个不要”作简要阐析,意在引起人们对教学行为、教学细节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一、不要指向不明。就是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管理学上有句名言叫:“目标就是意义”。人们的活动总是要有一定的目标,有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才有奋斗的意义。教学目标就是必须落实的教学任务,就是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其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作业,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目标不明的活动,目标不当的活动,必然是盲目的、低效率的、无意义的活动。
现在大家都知道备课首先要备教学目标,但关键在于怎样以目标来统率和引领教学过程。课堂上组织开展的文本阅读、问题探究、实践尝试等都必须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使各项学习活动都成为有意义的活动。教学过程中固然要重视动态生成、拓展迁移,但动态生成必须以预设目标为基础,才有意义和实现的可能。
二、不要主次不分。就是课堂教学中既要关注全面,更要突出重点。任何一堂课,不可能处处都深入,样样都精彩,也要善于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根据各个教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确定一堂课的重点目标和重点内容,设计开展重点活动,在重点上做文章,在重点上掀高潮。要善于基于重点拓展迁移,抓住主干举一反三。现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存在着内容多与时间紧的矛盾,另一方面又往往是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平分秋色,一些支撑性知识、一些学生凭已有经验能够理解的知识,也在反复讲、反复练,结果重点未深入,难点未突破,当然也就不可能有高效率。
现在有些课安排的活动太多太散,一会儿读一会儿唱,一会儿讨论一会儿表演,学生忙于应付活动,难以深入思考问题,看起来很生动很热闹,其实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收益。一堂课,能否围绕重点难点,实实在在开展一到两项有意义的、高水平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产生一些大的感触,给学生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象。
三、不要简单重复。指向重点目标、重点内容,进行一定的复述和反复训练是必要的,但不能翻来覆去地讲、机械反复地练。复述和反复训练都必须基于学生实际,着眼学生发展。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抓住难以把握的、容易混淆的来展开,要重在归纳和提练,从个别走向一般,从知识走向方法,把复杂的问题简约化,要从不同角度描述知识、设计问题,有所拓展、有所迁移。这样有新意、创意、深度的复述和反复训练,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复述和训练,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可以由学生来复述、归纳和提练,由学生在问题探究后进一步质疑、设问和总结,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