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教学内容:观察蚯蚓
教学过程:
步骤一:学生分组。
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个组由4 —6个同学组成,男女适当搭配,主要考虑到男同学相对来说胆子大些,因为在实验中要挖蚯蚓。在小组中选出一位学习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同学,同时也要有责任心,由他来管理小组的讨论和实验的进行。其中一位同学负责记录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位同学负责控制噪声(也就是小组讨论声音不能太大,影响其他人),另一位同学作为交流汇报员,负责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向全班汇报。
步骤二:小组讨论。
观察前,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我们想要观察哪些内容和希望达到什么目的?接着学生提出若干要观察的问题,通过讨论,明确了观察内容大致分为几个方面:蚯蚓的习性、蚯蚓的生活环境、蚯蚓的运动情况、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蚯蚓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等。
步骤三:确定课题。
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组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共同讨论出观察的重点和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步骤四:开展活动。
课外整组同学出去寻找蚯蚓,了解其生活环境,然后进行了多次持续的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对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
步骤五:汇报结果。
反思:
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
本案例的小组合作不仅在课内进行,而且已延伸到课外。这就更加需要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成员的集体责任感,因此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和推卸责任的行为,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
教无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