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信息技术的现实意义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适应当前形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加快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推动生产力实现跨越。
一、掌握信息技术,是现代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当前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发展方兴未艾,信息技术已成为新技术革命的带头者,掌握先进的信息知识和技术,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目前,我们相当部分的领导干部对信息化一知半解、甚至存在片面的认识。
有的认为学习信息技术是年轻人的事情;有的认为信息技术对于实际工作没有多大的帮助,懂与不懂都不重要;有的认为信息化只是一种潮流,不用去追。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信息化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全球,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必须提高认识,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知识和技术,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和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掌握信息技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如何落实江总书记关于"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论述,借助科学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
未来5至1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还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促进现代化。
三、掌握信息技术,是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内在要求
目前,全球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时代。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世界贸易将有1/3通过电子商务实现;政府管理也向电子信息化发展,并在教育、文化、军事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就要在全社会各领域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加快政府信息网络建设,是政府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当务之急,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促进政府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全社会信息化发展。
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应当全面建立以全社会的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平台,以信息应用为主体,以信息人才、政策法规环境为依托的信息化体系,全面推动政府信息化、社会领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家庭和社区信息化以及区域信息化。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至关重要。因此各级干部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适应新形势,提高各级政府社会管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