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沟。人们说两代之间一定有代沟。时间的差异和观念的转变促成了代沟的出现,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在师生之间也有代沟,在我们的交流和交往中,总有一些回避的禁区,它阻碍了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亲密的朋友之间是不应有这些禁区的,他们是无话不谈的。这便在我们和老师之间形成了一扇门跨不过这扇门,我们无法从心灵上走到一起来。
我们形容师生亲密的关系常用胜似母子情或父子情,因为它可能与长辈和晚辈的感情相似,但是,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凡是求教于某人,这个人都可以称作我们的老师,老师是没有年龄上的差异的,我们学校中的老师,只是教给我们科学知识,做人的道理而已,他们为什么不能成为我们的知心朋友呢?我们必须要打开这扇门了。
这扇门有钥匙吗?如果有,门的钥匙又在呢?其实,它就在我们的手中,只是我们不曾用过。这把钥匙就是宽容和理解。作为学生,我们的成绩中凝结着老师们辛勤的汗水,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不是老师的鼓励陪伴着我们勇敢地迈出每一步吗?老师严厉的责备是“恨铁不成钢”的殷切期望,这每一句都包含着对我们深深的关切,谆谆的教诲。我们又怎能把这看成是代沟的表现呢?作为老师,他们对我们的成长给与了很大的关注。激烈的竞争,迫使我们对学习不能有一丝的松懈,但繁多的科目,强大的压力,使我们不堪重荷;充满青春活力的我们,渴望能叛逆地“撒点儿野”,这些您是否能理解呢?年幼的我们缺乏判断能力,因而老师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越轨,但有时您对我们主观地评断,使我们有口难辩。新时代的学生们有着现代的思想观念,对事物的看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并不是我们不循规蹈矩,希望老师能给于理解。
以上这一切,都是难免发生的,但从理解和宽容的角度看,这在师生间真挚的爱面前,又算得了什么?这扇门实际只是虚设,让我们在找到它的钥匙后,在摆脱了代沟这个沉重的词语后,深深地出一口气,用钥匙打开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