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生活百科 > 逢年过节 >

少数民族是怎么过春节的--节日常识

时间:2010-01-05 23:1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藏族 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彝族同胞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壮族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 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